銅
觀點:預期仍然主導市場,遠期合約維持偏弱格局
信息分析:
(1)31日,現貨市場升貼水情況整體快速好轉,主要是銅價格回落之後,現貨市場貨主提高升水,另外,30日現貨市場基於期限結構而成交好轉,也促進現貨升貼水的好轉。不過,隨着升水的提升,現貨市場成交難度加大,另外,下遊企業採購不多,使得現貨可持續性較低。
(2)31日,LME庫存再度下降近1625噸,總庫存至13.76萬噸,亞洲、歐洲庫存繼續下降,美洲庫存微幅提升; LME現貨升水再度提高。由於印度冶煉產能依然未能恢復和智利冶煉產能的可能幹擾,國外市場現貨依然相對緊張。
(3)廢舊銅31日下跌400元/噸,和精煉銅跌幅一致,主要原因在於整個現貨層面相對抗跌。
(4)據SMM最新調研,10月銅下遊行業PMI綜合指數終值爲46.64,較預期初值降低4.52,仍位於榮枯線下方;11月預期:47.83。
(5)中央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
邏輯:在中國新增冶煉產能未投放之前,現貨市場仍然以偏緊爲主,另外,由於國外精煉銅產能的幹擾,中國周邊精煉銅短期供應依然偏緊,中國精煉銅供應相對寬鬆,但當前冶煉產能仍然未能達到高峯,或難以彌補國外精煉產能的幹擾;但是因宏觀面預期悲觀,因此絕對銅價格預期偏空,不過由於基本面的細微差異,1811、1812合約對後續back結構有望維持。
操作建議:觀望
風險因素:
鎳
觀點:鎳鐵現貨仍然補跌緩慢,但補跌預期不變
信息分析:
(1)31日,進口鎳對金川鎳貼水小幅收窄,至7500元/噸,進口鎳對電子盤升水回升至500元/噸,金川鎳升水維持至8000元/噸;二者價差因進口鎳升水小幅上調而收窄。
(2)31日鎳倉單下降96噸,倉單量下降至9841噸,當日現貨市場成交仍然較爲清淡,下遊維持觀望心態。31日,精煉鎳現貨進口轉爲盈利,因此預計後期進口量將回升。
(3)LME庫存31日延續下降格局,目前LME鎳庫存下降至20.6萬噸,現貨進口盈利之後,以及國內精煉鎳對鎳鐵的貼水,加快去庫存,LME大方向去庫存依然沒有變化。
(4)鎳鐵鎳礦方面,31日,鎳礦價格平穩,鎳鐵價格持平;近日,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全面啓動。5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已組建,分別負責對山西、遼寧、吉林、安徽、山東、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等省開展“回頭看”督察進駐工作。據SMM,遼寧地區鎳鐵企業受到一定影響,鎳鐵現貨仍然補跌緩慢,但補跌預期不變。
(5)不鏽鋼市場方面,31日不鏽鋼現貨指導價格普遍再度下調50元/噸,據“我要不鏽鋼”統計,2018年10月下旬無錫地區不鏽鋼樣本庫存量爲229716噸,環比10月上旬增加9046噸,增幅4.10%。不鏽鋼依然以偏弱爲主。
邏輯:產業鏈上,不鏽鋼現貨市場重新歸於疲弱,當前不鏽鋼供應彈性較高,需求難以有太好表現;鎳鐵市場現貨雖然偏緊,但是由於精煉鎳價格優勢的顯現,以及國產和印尼鎳鐵供應預期越來越濃厚,鎳鐵價格回落預期或將逐步兌現,後市鎳價主要關注鎳鐵價格下調兌現壓力,鎳價格偏弱格局延續。精煉鎳現貨進口整體維持虧損,上期所鎳倉單繼續下降,LME庫存下降格局不變;鎳中長期邏輯不變,即絕對鎳價仍然比較低,全球範圍內精煉鎳供應環比增量有限,而需求則不斷增加,因此鎳大方向依然看漲。
操作建議:回調買入逢高賣出
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