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江南水鄉張家港,花木蔥榮,草長鶯飛。在揚子江冶金工業園,赫然矗立着一座綠色銅精煉企業,它就是位於長三角腹地、揚子江畔的張家港聯合銅業有限公司。漫步廠區,藍天、白雲、綠草、繁花、碧水,如一幅水墨畫映入眼簾,令人仿佛置身於一座環境優美的公園之中……近年來,張家港聯合銅業公司以“打造綠色冶煉,貢獻社會進步”爲使命,積極投身大氣治理行動計劃,持續實施環保升級改造,在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企業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不僅爲當地百姓守衛綠色家園,也成爲企業當前和今後發展的新亮點。通過大力引進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逐步走出了一條節能減排、環保優先的綠色轉型之路。
前些年,由於企業環保工藝落後、設備老化,廠區內煙氣低空污染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廠區內種植的綠化和植被難以存活,也使得附近居民百姓時常上訪,一直困擾着企業生產與發展。要實現企業綠色發展,環保工作不僅要達“國標”,還要順“民意”,企業的轉型升級,環保技改是先決條件,環保的排放標準,不僅僅是治理上的達標,還應該包括員工和附近老百姓的滿意度。只有這樣,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有社會責任的企業。
隨着江蘇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和氮氧化物限值排放標準的深入實施,公司面臨着巨大的環保壓力。企業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把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列入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走上了一條以“技術改造,環保升級”爲主要特徵的綠色轉型之路。2017年以來,公司圍繞超低排放的要求,對照國家新環保標準,參照行業先進標準,從水、氣、固廢、噪聲4個方面同時發力,累計完成環保技改投資近3000萬元,先後完成了陽極爐定量澆鑄技術改造、每日500立方米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精煉尾氣電除霧項目、陽極爐布袋收塵器改造、常規系統電解液循環系統自動控制改造、電解供配電系統智能化改造、雨污分流、噪音治理等十幾項升級改造項目。特別是對陽極爐精煉尾氣系統實施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成爲國內銅精煉行業行動最早、改造最快、效果最好的環保改造項目,在行業內樹立了標杆。今年,這個公司又積極響應國家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和加強大氣治理、實現超低排放的號召,力爭在7月份完成陽極爐重油改天燃氣技改,並組織技術團隊對天然氣單耗、爐時進行攻關,使主要技術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環保升級了,環境改善了,張家港聯合銅業公司提出了“天藍、地淨、水清、草綠、物潔”企業生態和“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花園式工廠”的概念。從集約化着手,本着經濟適用、因地制宜和彰顯特色的原則,依託自身的園林綠化管理隊伍,組織專業人員到南通、常州等地以及永鋼等國內知名企業學習參觀景觀設計,採購花木苗圃,對廠區綠化進行總體規劃、設計與改造。2017年以來,公司已累計實施了20多項綠化種植改造項目,通過採取尋縫插綠、見空補綠、拆障種綠等措施,新增和改造了12000平方米的廠區綠化,不僅種植了小葉黃楊、香樟、廣玉蘭、夾竹桃等常綠樹種,還種植了桃樹、紅葉李、海棠、橘子樹等果樹,大大提升了廠區生產區域的綠化景觀面貌。在廠區景觀綠化帶種植方面,充分考慮層次上錯落有致、種類上合理搭配,花草交相輝映,樹木種類繁多。沿主幹道兩側的綠化帶和廠區內還種植了龍柏、金葉榆、蜀檜、三角楓和大量的黃楊、女貞等,增加了觀賞性。
打造綠色冶煉,建設“花園式”工廠,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環保效益,改善了企業生態,提升了企業形象,也爲這個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伴隨着企業的綠色轉型,張家港聯合銅業公司將沿着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會越走越寬。(楊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