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黃色預警,高溫橙色預警,高溫紅色預警……近日,伴隨着伏天日漸推進,安徽省銅陵市的氣溫逐步攀升,最高溫度頻頻刷新。然而,在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在毫無遮擋的氧氣充裝現場,在溼熱烘烤的電解槽面……隨處可見一個個“高溫下的勞動者”,在這場持續不退的“高燒”中,他們的腳步未曾退卻。
50攝氏度的“蒸籠”
“我們不和40度以下城市的人交朋友,不熟。”最近,這樣的調侃刷爆了微信朋友圈。7月26日上午10點15分,室外的實時溫度已衝破40度,但從室外走進金冠電解車間的一瞬間,仍然能感受到一股高於室外氣溫的熱浪襲來,這裏已經“熟透了”。“我們的作業現場溫度在50度左右,加上空氣溼度大,就像是一個蒸籠。”該車間黨支部書記潘和文的一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他們的工作環境。
而正是在這個“蒸籠”裏,電解車間的十餘名員工正在進行出銅作業。一排排整齊分布的電解槽中,高達70度的電解液將熱浪一波波的往空氣裏送,四名員工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和勞保鞋,手上則戴着厚厚的耐高溫手套,此時,他們腳下的電解槽面溫度是67度。
在6-1-12電解槽槽面上,章師傅與工友們拿着手電筒,正低頭檢查槽面內的出銅情況,汗從黃色的安全帽裏一直不斷地往外沁,從額頭滑落到睫毛,便滴落了下來。他們身上藍灰色的工作服早已經溼透成了灰色,只有從還沒完全溼透的衣角和褲邊,能看出些工作服原本的顏色。
在他們身旁,三臺軸流風機一直運轉,盡管風力很大,工作服卻仍是黏在身上。作業現場每天的蒸發量達到300立方米,溼度大、溫度高,大家開玩笑地說:“這跟蒸桑拿一樣。”即便如此,高溫卻並未讓他們放慢工作的腳步。
熱度轉換成了幹事的熱情
“七、八、九三個月對於電解作業來說,是一年裏最爲艱難的時間。”潘和文介紹說,“而我們在7月21日將電流從原來的3萬6安培提升到了3萬7安培,這是從金冠試生產以來的歷史最高峯,對於電解車間所有員工而言,這都將是一項挑戰。”
因爲電流調整,隨之而來的陽極板單重增加和電流密度增大都爲工作增添了難度。“這就像是開車,速度加快時,我們需要的注意力也要相應加大。”該車間主任王萬軍比喻說。
面對着高溫和生產的雙重挑戰,電解車間從前期就有步驟地實施了應對方案。調整出銅班組作業秩序、引進8名季節性用工人員、對在崗員工進行精細化操作培訓……一系列措施到位,效果十分明顯。“目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電解車間生產保持穩定,優質品率達到99.9%,根據監測到的數據推算,每月電解銅產量較同期預計將增長945噸。”潘和文說。
除了工作難度增加,在冶煉一系列的工藝環節中,首先受到高溫負面效應衝擊的就是該公司動力車間制氧站。氧氣是冶煉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然而,氣溫升高、溼度增大、空氣量減少所產生的最直接後果是氧氣量的減少。
“在我印象裏,這是銅陵溫度最高的一年。”該制氧站作業長呂茂林回憶道。自然條件無法改變,要滿足當前的冶煉用氧需求,必須主動出擊。“我們對設備操作及工況進行全面調整,對設備進行強制通風和人爲的設備冷卻措施,嚴格要求精細化操作。”呂茂林說,“從高溫以後,員工們也克服了自身困難,全力投入生產,有效確保了冷量平衡、物料平衡和濃度平衡,相比平時每小時5萬5千立方米的制氧量來說,目前每小時僅僅降低了1千立方米,滿足了生產需要。”
將關愛延伸到生活中
高溫下的堅守,員工們用汗水換來了生產的平穩,這一切的付出,是他們對愛崗敬業的最好詮釋。而對於金冠銅業分公司而言,保障每一位員工高溫期間的安全則是一項絲毫馬虎不得的大事。
7月16日,電解車間向員工及其家屬發出《防暑降溫倡議書》,在倡導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中暑應急救護能力,保證防暑降溫物資供應充足等內容外,該車間還呼籲員工家屬爲親人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員工飽滿的精神狀態,集合力確保員工安全度過高溫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