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多個渠道獲悉,雲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銅業分公司“銅冶煉污酸提錸技術”取得重要突破:不僅成功打通了工藝流程,建立生產線並生產出了純度>99.9%的錸粉產品,而且填補了雲南省和中國鋁業公司銅冶煉企業錸產品生產的空白,對國內銅冶煉企業加強有價金屬回收利用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爲了更好地了解該項目的研發及生產情況,近日,記者來到西南銅業硫酸分廠對污酸提錸項目進行現場採訪。
經過短暫卻十分認真的現場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填寫安全生產責任書,再按要求穿上厚重的專用工作服和防護鞋,戴上安全帽和口罩之後,在同樣是“全副武裝”的硫酸分廠技術員謝姣的引導下,記者走進了高架林立、管道縱橫的西南銅業生產區。
“錸是一種稀散金屬,無獨立成礦、儲量低、價值高,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及熱電合金等領域。”謝姣告訴記者,由於我國產量不高,錸的對外依存度很大,因而有效回收利用銅冶煉過程中的錸資源對我國高科技行業發展顯得十分重要。
在硫酸分廠南面一個相對僻靜的角落裏,約20多米高、6米多寬的污酸提錸生產線靜靜地矗立在春天的和風中,既沒有印象中冶煉企業投料、出爐等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也見不到精密儀器和白大褂等高技術產品生產的常見畫面。跟着身材嬌小的謝姣爬上粗獷高大的鋼鐵支架,記者走進了位於二樓的中控室,只見工作人員正端坐在各自的工位上,聚精會神地通過電腦屏幕監控着整個生產流程。“別看整個班組只有5個工人,這條生產線每年創造的效益可是千萬元級別的。”組長王春自豪地對記者說。
走出西南銅業生產區,脫下沉重的防護服,記者步行來到相鄰不遠處的雲銅冶金研究院,與剛剛開完“2018年污酸提錸項目推進會”的項目組所有研發人員“不期而遇”。
“在沒有任何現成資料和工藝可供借鑑的情況下,我們獨立完成了實驗室試驗到設備選型、工業化試驗到產業化生產的全部過程。”項目組技術研發負責人、有色冶金博士楊坤彬對記者坦言,在剛剛結束的會議上,院裏要求今年要進一步提高錸的純度和產量,自己雖然感到壓力很大,但是信心也很足。
“在這項技術開發出來以前,許多年時間裏寶貴的錸就這樣白白地流失掉了。”雲銅冶金研究院研發中心主任楊世瑩表示,今後將通過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努力將銅冶煉環節中的所有有價金屬盡可能“吃幹榨盡”,既可爲企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又充分體現了現代銅冶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