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精礦短缺影響精銅產量
電解銅作爲大宗工業原料,既有本身所具備的商品屬性,也具有衍生的金融屬性。當前我國政府正在對金融去槓杆化,社會融資成本提高,資金面會比往年略微緊張。由資金面寬鬆推動銅價上升這一因素會被減弱,電解銅本身的供需情況、現貨成交情況和基金持倉就尤爲值得關注。
銅產量受到多因素幹擾
從供應端來看,2008—2015年銅價經歷了幾次深幅調整,礦山投資出現了虧損,導致2017—2021年周期內銅礦投資萎縮,因此這段時間內銅的供給顯著小於需求的增速。2005—2017年成熟礦山的銅品位已經出現了持續的下降,由之前的0.7%下降到目前的0.6%,成熟礦山的開採成本有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進而會影響它的產出。時不時的罷工活動,也會對產量造成一定的幹擾因素。
銅的粗煉費和精煉費(TC/RC)的降低,顯示銅精礦供給相對偏緊。當銅精礦供應短缺時,礦山與銅冶煉廠商談判時會佔據主動地位,礦山向冶煉廠支付的TC/RC就會減少;當銅精礦供應充足時,正好與之相反。中國銅冶煉廠的粗煉費和精煉費已經從2015年12月的135美元/幹噸和13.5美分/磅下降到當前的76美元/幹噸和7.6美分/磅。國內銅精礦處於一個短缺的狀態,銅精礦短缺勢必會影響到精銅的產量。
由於環保因素,我國對廢銅的進口政策逐漸趨嚴。去年年中有消息稱,2018年底我國將禁止廢七類的進口,如果實施的話廢銅進口將減少20萬—30萬噸的銅金屬量,國內廢銅回收預估增長10萬噸。
總體而言,我國廢銅的供應會比去年減少10萬—20萬噸的量,廢銅供應的減少勢必會增加對電解銅的需求。需求端來看,2016—2017年需求增速都在4%左右,2016年爲3.8%,2017年爲4.2%,安泰科預計2018年電解銅的消費增速將在3.3%左右。由於電解銅需求總量的基數比較大,即使增速較低,這幾年電解銅消費仍有一定程度的缺口。
未來兩到三年,電解銅供需將是一個緊平衡格局,銅價會走出一波慢牛行情。
現貨升水是銅價的風向標
現貨升貼水是現貨銅消費好壞的風向標。現貨銅較期貨盤面的升貼水情況側面反映了銅價水平的高低對整個下遊市場消費的影響。銅現貨由升水轉爲貼水時,是短期銅價看空的信號。當銅現貨長期貼水突然轉爲升水時,是短期銅價看多的信號。
銅現貨自今年1月中旬以後一直是處於貼水狀態,在春節前貼水幅度最大達到380元/噸。春節假期之後貼水有所收斂,但是一直處於200元/噸左右。到4月3日時,銅現貨升水70元/噸,一改往日貼水的狀態,此時銅價的階段性底部形成。4月20日銅價現貨升水260元/噸,4月23日銅現貨升水310元/噸,4月27日銅現貨升水260元/噸。銅現貨升水堅挺,是銅價走穩的關鍵。5月2日銅現貨貼水20元/噸,現貨升水的回落使銅價振蕩走弱,待現貨升水好轉,滬銅將重拾升勢。
CFTC非商業淨多持倉增加支撐銅價
2018年1月初以來,CFTC銅淨多持倉從63912手逐步下滑,在2018年3月27日銅淨多持倉達到今年以來最低值19476手,之後銅淨多持倉開始逐步增多。相應的銅價在2018年1月初達到了高點55600元/噸,之後逐步下滑,在3月底觸底反彈。可以說,銅淨多持倉的減少或者增加對銅價的漲跌有較爲直接的影響。4月24日的CFTC銅淨多持倉爲40918手,較上周增加了10667手。在CFTC銅淨多持倉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銅價調整之後預計還將走強。
近期銅價受美元指數上升以及國內現貨升水回落的影響,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銅價的緩慢上漲格局並未改變。如果後期銅現貨市場重現升水、CFTC非商業淨多持倉繼續增加,後市銅價仍有上行空間。
(作者單位:前海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