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以上銅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03%,超全省平均值21.7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銅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超全省平均值2.4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上半年江西省鷹潭市銅產業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
鷹潭市是全國最大的銅冶煉、銅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銅消費區。銅產業作爲當地的特色、主導和優勢產業,牽動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今年以來,銅價走勢劇烈波動,最低時跌穿成本線,企業一度陷入困境。爲盡快破局,人行鷹潭市中支積極推動政銀攜手,充分發揮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幾家擡”合力,通堵點、解難點、清淤點,優化融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助力全市銅產業逆勢增長。
通堵點:優化經營環境
在江西巨星銅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設備正在高速運轉,工人師傅有序地進行銅板銅棒生產。“今年3月銅價大幅下跌,儲備的銅原料大幅減值,當時企業庫存多、訂單少,急需流動資金周轉。”企業負責人季新林告訴記者。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困境很快就得到了緩解。人行鷹潭市中支第一時間組織開戶行主動上門對接融資需求,在3個工作日內迅速完成了450萬元的貸款發放。季新林並不知道,這場“及時雨”凝聚了人行鷹潭市中支多年的工作積澱。早在2015年,人行鷹潭市中支就在轄內創新開展銅產業特色監測工作,對當地31家有代表性的銅加工企業採樣,監測銅產業市場供需和銅企業發展的變動趨勢,以分析判斷宏觀調控和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對銅產業的影響。疫情發生後,系統預測銅價將發生劇烈波動,人行鷹潭市中支第一時間向上級行和地方政府發出預警,所以才有了巨星銅業發生困境時銀企快速對接的一幕。
同時,人行鷹潭市中支把金融支持銅產業的穩定發展作爲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後向全市銀行機構推送53戶銅企業融資需求白名單,已有47戶企業獲得貸款18.7億元。鷹潭市政府也建立起市長任“鏈長”的銅供應鏈協同和銅產業鏈幫扶機制,先後拿出6000萬元財政資金,加大增值稅、物流補貼,降低企業用銅成本;設立6000萬元的工業創新券補助資金池,鼓勵現有銅企業加快創新升級,全力穩住銅產業發展“基本盤”。
解難點:拓寬融資渠道
銅產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生產資金投入大、周期長。鷹潭市銅加工企業90%以上屬於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抵押物不夠、增信手段不足的問題。如何解決中小銅加工企業融資過程中面臨的增信不足問題?
鷹潭市發揮政銀合力,創新銅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由政府拿出4億元財政資金,採取“國有平臺費率下調1個百分點、財政運營補貼1個百分點”措施,通過國有平臺向前期大量存儲銅原料的銅加工企業以“鎖量不鎖價、點價不結算”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以金融科技賦能爲手段,撬動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上下遊供應商開展應收賬款融資或爲下遊銅加工企業提供代採原材料和存貨融資服務,銀行機構在不增加企業負債、無需企業提供抵押擔保的前提下,爲中小銅加工企業購買原材料提供融資支持。
江西興成銅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銅絲研發與制造企業,過去主要通過自有資金採購銅原材料。疫情發生後,企業面臨資金、產能、開工“三不足”的問題。九江銀行鷹潭分行運用銅供應鏈金融產品對接企業融資需求,依託貴溪工業控股金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作爲銅供應鏈核心企業,出資爲企業購買了生產所需總價值6000萬元的銅原料,幫助企業緩解了原材料採購資金壓力。目前,該市已有4家銀行機構爲7家核心企業提供了銅供應鏈金融服務,累計提供授信26.72億元,爲71家銅加工企業提供58.9億元資金支持,直接帶動就業7000餘人。
清淤點:降低融資成本
如何在滿足銅加工企業資金需求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紅旗集團江西銅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銅產業鏈核心企業,疫情期間,企業的主要困難是下遊供應商客戶賬期回籠較慢。爲此,人行鷹潭市中支創設了額度爲20億元的“銅票通”再貼現專屬產品,選取了郵儲銀行鷹潭分行和江西銀行鷹潭分行等5家銀行作爲合作銀行,以人行再貼現工具爲槓杆、以工信局“企業白名單”爲依據、以財政貼息爲激勵、以擔保機構增信爲補充,建立銅產業鏈票據融資模式,滿足中小銅企業短期流動性資金需求對風險控制和融資成本的雙重需求。目前,紅旗集團江西銅業有限公司和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初步解決。15家企業已獲得33億元票據融資授信,有助於近萬個用工崗位保持穩定。
“現在既可以通過開票進行結算,還可以通過貼現進行融資,而且融資成本最高只有2.75%,比銀行貸款利率將近低兩個百分點,可以降低融資成本140萬元。”剛獲得7000萬元票據融資授信的紅旗集團江西銅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賢良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