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稱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稱上期能源)和倫敦金屬交易所共同主辦的“上海—倫敦銅期貨市場研討會”通過線上會議方式順利舉行。上期所總經理王鳳海、倫敦金屬交易所行政總裁張柏廉(Matthew Chamberlain)出席會議。
王鳳海指出,隨着全球大宗商品消費重心逐漸東移,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銅生產、消費和進口國,且貢獻了全球主要的增長量。與此同時,滬銅期貨市場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如今,上期所銅期貨合約交易活躍、結構合理,已成爲國內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上海也已成爲包括倫敦、紐約在內的全球三大銅定價中心之一。
近年來,上海保稅銅市場逐漸形成,大量活躍的現貨貿易商需要對衝工具來管理風險,針對跨境貿易和保稅銅的風險管理需求愈發強烈。兩年前,上期所全資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期能源)上市了中國首個對外開放的期貨品種,境內外交易者均可交易,且採用保稅交割。該合約和之後上市的兩個國際化合約的增長均較爲迅速且穩定,大大提振了上期能源上市第四個國際化品種的信心。
今年11月19日,國際銅期貨合約在上海成功掛牌上市,與上期所銅期貨合約並行。上市三周後,該合約交易量已達上市首日4倍,並吸引國際交易者積極參與。上期能源的國際銅期貨將作爲當前全球基準價的有力補充,聚焦遠東亞地區的供給關系,並在亞洲時區提供較好的流動性。上期能源希望與倫敦金屬交易所一道建立一個透明、開放、有活力的市場,爲銅行業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
張柏廉說,祝賀最近上期能源國際銅合約的成功上市。倫敦金屬交易所高興地看到,隨着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國對於全球銅行業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僅進口量全球佔比51%,在倫敦金屬交易所也是舉足輕重的。隨着越來越多的金屬保值業務的參與及企業綜合實力的不斷增長,中國及中國金屬行業在全球金屬市場定價機制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套利業務是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一大業務。國際銅合約以上海保稅區作爲實物交付地點,一定程度上爲倫敦、上海兩個市場之間的搭建了橋樑,張柏廉堅信這將進一步推動跨市套利。它將爲上海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以及雙方共同的會員和廣大客戶帶來共贏。展望未來,金屬行業的前景是令人振奮的。有色金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是未來十年的巨大挑戰和機遇。隨着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銅合約這樣的更多的創新舉措上市,雙方將相輔相成,互學互鑑,讓市場充滿活力。
會上,來自實體企業、銀行機構、貿易公司、經紀機構、系統供應商等單位的嘉賓就兩地市場的聯通進行了研討。來自雙方交易所的專家介紹了兩地銅期貨市場的情況。包括來自英國、美國、新加坡、葡萄牙、法國、日本等國家的投資者60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