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銅業正連續處置旗下虧損或閒置資產。10月26日晚,雲南銅業宣布將對其孫公司永仁團山銅礦進行破產清算。記者了解到,團山銅礦歷經20多年的開採,到目前已無礦可採,近年也持續陷入虧損。
孫公司連續虧損、資不抵債
雲南銅業公告稱,爲進一步減少虧損,雲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雲南楚雄礦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雄礦冶)擬對其子公司永仁團山銅礦實施破產清算。
資料顯示,團山銅礦注冊資本500萬元,主營爲銅精礦的銷售。目前,楚雄礦冶投資255萬元,出資比例51%;永仁縣人民政府投資245萬元,出資比例49%。
雲南銅業介紹稱,團山銅礦自1990年成立以來,經過近20多年開採,近年來主要靠開採零星小礦體及殘礦回收維持生產經營,目前已無可採資源。多年來,在礦區範圍認真實施了找探礦,雖竭盡全力,但無實質性突破,判斷礦區範圍內已無找礦前景。
因爲上述原因,團山銅礦近年的經營持續陷入虧損。其中,2015年的利潤總額爲-342.14萬元;2016年的利潤總額爲-104.13萬元;截至2017年5月31日,利潤總額爲-73.31萬元。
且團山銅礦已資不抵債。2015年的資產總額爲1096.09萬元、負債爲3767.78萬元;2016年資產總額爲1015.37萬元、負債爲 3791.19萬元。截至2017年5月末,團山銅礦的資產負債率已達409.90%。雲南銅業表示,團山銅礦資不抵債,公司資金鏈斷裂,不能清償到期債 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符合破產清算的條件。
無礦可採加之長期資不抵債,楚雄礦冶在兩年前也曾爲團山銅礦尋找“新主”,但始終未能尋找到意向受讓方。
在雲南銅業看來,對團山銅礦實施破產清算有利於阻止企業出現更大的虧損,符合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有利於提升雲南銅業盈利能力,從而有利於公司生產經營和整體良性發展。
公司不斷處置虧損資產
在近兩年銅價走勢良好之下,雲南銅業的經營態勢也明顯好轉。
卓創資訊銅業分析師孫克文對記者表示,銅價從2011年產能擴大以來,到2015年10月呈現出單邊下跌之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銅價開始上漲。他同時看漲未來一段時間的銅價走勢。
雲南銅業方面,2014年——2016年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爲1.29億元、0.64億元和1.74億元。就在10月26日,雲南銅業發布三季報稱,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爲2.25億元,同比增長405.05%。
與此同時,雲南銅業正不斷將旗下一些虧損或閒置資產進行處置。今年8月,公司宣布對其某子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此次團山銅礦破產清算,預計年度內會對楚雄礦冶產生1431萬元的損失。記者梳理雲南銅業前三年年報發現,2014年——2016年楚雄礦冶淨利潤分別爲-24.2萬、977.18萬、380.61萬元。
爲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記者27日致電雲南銅業董祕辦,但其公開電話未能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