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消息;季節性淡季來臨,國內銅消費缺乏進一步擴張的動力。而銅的供應端在恢復,體現在包括銅礦加工費企穩反彈,粗銅加工費創出兩年多新高。再考慮到美元流動性拐點即將臨近,銅的投資需求同樣面臨降溫的風險。因此,年內銅價高點或已經出現。
6月開始,中國工業制造業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作爲宏觀景氣指標之一,銅的價格並沒有再度衝擊新高。從此輪銅價反彈的幾個驅動因素來看,除了碳中和、碳達峯帶來的新能源領域的銅需求增長預期之外,其他因素都在弱化或者處於轉折當中。
我們認爲,從全球大宗商品消費佔比來看,中國需求依舊是主導銅價的關鍵因素。大宗原材料暴漲已經導致下遊企業利潤受到侵蝕,部分小微企業甚至出現“有單不敢接”的生存問題,這一方面抑制國內下遊對銅的採購需求,另一方面也觸發了政府的宏觀調控,從保供和抑制投機方面限制了未來的上行空間。此外,多個指標顯示歐美商品需求回落,銅的外需擴張引發的供需錯配正在改善。
此外,銅價還有一個可以看得見的利空就是美聯儲削減QE。無論是從美國面臨的通脹壓力、就業市場改善來看,還是從美國拆借市場流動性泛濫來看,維持貨幣寬鬆的必要性下降。從歷史上看,美元流動性收縮周期不利於銅價上漲。因此,我們認爲國內外銅價高點可能已經出現,未來大概率很難再現單邊上漲。
季節性淡季來臨
首先,中國制造業PMI在去年11月觸頂之後,5月份再度回落,盡管回落幅度溫和,但這意味着中國經濟增長高點已經過去。5月份,制造業PMI較上個月略微回落0.1個百分點,從近6年的數據對比來看,高於2019年和2020年,但低於2017年和2018年。
爲何通過制造業PMI判斷此輪經濟增長高點已過呢?我們認爲,此輪中國經濟恢復性增長的驅動力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制造業投資(包括出口,因海外訂單涌向中國,中國耐用品出口大幅增長),二是房地產,但是由於房地產端周期波動較低,且此輪房地產屬於恢復性增長,並沒有突破疫情前的高點。
我們對比歷史制造業PMI和銅價發現,在制造業PMI走弱的階段,銅價一般表現不好,除了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回顧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當時中國經濟也處於大規模刺激後快速增長末期,銅價滯後制造業PMI一個季度見頂。本輪制造業PMI見頂是在2020年11月,但是由於海外需求強勁使得銅價可能推遲在2021年5月見頂。
在K型經濟復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出現結構分化,制造業中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但是傳統的制造業增速相對遜色;限額以上消費恢復較好,但是限額以下消費恢復較慢。大宗工業原材料消費佔比較大的還是傳統制造業、地產等領域,高技術制造業帶來的消費增速較快,但是絕對量佔比還是偏低的。以銅爲例,中國銅消費主要用於電網建設、交通運輸、耐用品和輕工業等,其中電線電纜佔銅消費比重最大,而技術含量較高的漆包線消費較好,但是佔整個電線電纜的比重較小。
其次,由於高銅價對下遊需求的抑制和季節性淡季來臨,銅價缺乏需求的進一步驅動。我們認爲,原材料價格暴漲對小微企業利潤衝擊最爲明顯,其景氣度大幅下滑;大中型企業在產品定價方面更有優勢,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降低原材料成本攀升的壓力。
最後,信貸脈衝指標顯示中國經濟高點已經過去。統計發現,中國廣義信貸脈衝在2020年三季度達到峯值,爲8.41%,與過去兩輪信貸脈衝的高點接近。2020年三季度後,廣義信貸脈衝開始回落,在2021年一季度降至2.76%。考慮到年初至今社融顯著收斂,廣義信貸脈衝6月份大概率會跌入負值。從歷史規律來看,經濟增長高點滯後於信貸脈衝高點兩個季度,去年三季度中國信貸脈衝見頂,這意味着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高峯已經過去,2013年同樣出現這種情況,當年二季度信貸脈衝觸頂,當年四季度經濟增長觸頂。
海外消費切換,商品需求見頂
從制造業PMI分項指標來看,5月新訂單指數下滑主要是由於新出口訂單出現明顯的衰退,5月新出口訂單指數跌破50榮枯分水嶺,至48.3,爲2020年7月以來最低紀錄。5月新訂單指數下滑最爲明顯的是小型企業,小型企業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下降至47.7和44.2,創下2020年9月以來最低紀錄。
在疫情期間,社交隔離、服務需求急劇萎縮、遠程辦公等因素導致家電、電子產品等商品需求在短時間內急劇攀升,從而導致供需錯配,中國大量制成品,尤其是耐用品出口至歐美國家,但是原材料供應因智利、祕魯和巴西等原材料出口國疫情蔓延而急劇萎縮。2021年二季度,隨着歐美疫苗接種的推進,社交隔離的解除,居民商品需求回落,而服務需求回升,海外訂單帶來的中國銅外部間接需求開始降溫。
一方面,美國耐用品消費需求或迎來拐點。美國4月耐用品新增訂單環比下降1.3%,爲去年4月來第二次下跌(上一次是今年2月),預期增0.7%,前值增0.8%。另一方面,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縮減。數據顯示,美國4月商品方面的貿易逆差初值從上月的915.5億美元收窄至852億美元。這意味着美國商品淨進口可能在緩慢回落,主要原因是美國耐用品採購需求降溫和其本國工業產出逐漸恢復。
另外,高房價和利率反彈引導美國地產降溫。一方面美國高房價開始抑制居民消費,另一方面美國按揭貸款利率反彈使得美國按揭貸款申請數量下滑。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美國30年期抵押貸款固定利率升至2.95%,此前在1月7日一度下降至2.65%的歷史最低紀錄。
美元流動性拐點即將到來
此輪銅等大宗商品牛市的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因素是美元流動性泛濫,如果美聯儲一旦削減QE甚至是發出削減QE的信號,那麼銅價就會出現類似2013年的大幅度調整。我們認爲美聯儲在三季度釋放削減QE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美元利率和匯率有望在再次上衝。
導致美聯儲三季度釋放削減QE信號的因素包括:一是美國通脹壓力攀升,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4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升3.1%,超出預期的2.9%,較前值1.8%大幅提高,創1992年來最高;二是流動性泛濫導致金融市場充斥了大量現金,美元銀行間拆借利率在5月至今經常出現負值,美聯儲維持貨幣寬鬆的必要性下降;三是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盡管5月新增非農就業遜於預期,但是拜登政府對就業市場依舊持正面態度。
總結
從需求端來看,無論是國內經濟增長高點已經出現,還是季節性淡季來臨,國內銅消費都缺乏進一步擴張的動力。而碳中和帶來的新能源需求增長不構成短期需求擴張的動力,海外需求也隨着歐美產出的恢復而降溫,供需錯配得到改善。銅的供應端在恢復,體現在包括銅礦加工費企穩反彈,粗銅加工費創出兩年多新高。再考慮到美元流動性拐點即將臨近,銅的投資需求同樣面臨降溫的風險。因此,年內銅價高點或已經出現。(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