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專家在中國電子銅箔行業年會上表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銅箔市場持續火爆,產品供不應求,銅箔企業紛紛擴大了產能產量。2020年,我國電解銅箔的總產能達到60.5萬噸,同比增加7.1萬噸,約13.4%,其中電子電路銅箔產能37.6萬噸,鋰電銅箔產能22.9萬噸。2020年,我國電解銅箔總產量爲48.8萬噸,同比增加5.8萬噸,約13.5%,其中電子電路銅箔產量33.5萬噸,同比增長14.8%,鋰電銅箔產量15.3萬噸,同比增長10.8%。
目前,電解銅箔市場供不應求,企業基本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頭部企業年內訂單基本排滿。需求大幅增長驅動的供應緊張,刺激了銅箔加工費飛速上漲。據了解,當前電解銅箔加工費相對2020年年底平均上漲近5000元/噸。目前,厚度爲8μm的鋰電銅箔加工費約3萬元/噸,6μm的加工費約4.5萬元/噸,4.5μm的加工費達到7.5萬元/噸。
隨着新能源汽車、5G通訊、消費電子等銅箔下遊行業的快速發展,銅箔需求持續大幅增長,刺激銅箔產能擴張速度明顯加快,行業進入了新一輪擴產高峯期,且擴產以鋰電銅箔爲主。根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銅箔分會最新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將有11家銅箔企業共計10.75萬噸新增產能投產,其中10.05萬噸爲鋰電銅箔。
2021年以來,不斷有大型鋰電銅箔項目先後開工或宣布建設:6月8日,諾德股份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22.88億元,用於1.5萬噸青海高性能極薄鋰電池用電解銅箔和1.2萬噸惠州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等項目;5月28日,海南梓靖年產5萬噸高端鋰電銅箔項目落戶雲南曲靖;5月20日,銅陵有色年產2萬噸超薄鋰電銅箔項目二期開工;5月17日,龍電華鑫宣布將在南京建設年產5萬噸鋰電銅箔;3月14日,嘉元科技宣布,擬在梅州梅縣區新建年產1.6萬噸高性能鋰電銅箔項目。
針對當前銅箔投資擴產熱潮現狀,電子銅箔材料分會祕書長冷大光表示:當前,電子銅箔行業是歷史以來,經營效益最好、新上項目最多的幾年,連續幾年市場需求火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積極推進和5G等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內許多企業對電子銅箔行業中長期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但也應該認識到,未來,電子銅箔市場仍存在發展風險。這種大風險出現的可能性,鋰電池銅箔市場要更高於電子電路銅箔市場。
筆者認爲,2020年下半年以來,受益於新能源汽車、電子以及5G行業的快速發展,銅箔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產品供不應求導致銅箔加工費連續上漲。據預測,我國鋰電銅箔的需求量到2025年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46.6萬噸和112.9萬噸,而全球鋰電銅箔的需求量將分別達到98.1萬噸和244.4萬噸。下遊需求前景廣闊,銅箔加工費不斷上漲,成爲推動鋰電銅箔產能持續大幅擴張的主要因素,且預計未來幾年擴產熱潮還會繼續。不過,由於技術門檻、人才緊缺、達產周期長等因素的制約,鋰電銅箔產能從投產到達產需要1~2年時間,因此,在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鋰電銅箔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