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昆明銅業乘着市場化改革的東風,堅持以市場爲導向,緊握新的歷史機遇,緊扣“1138”工作思路,持續發力,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實現盈利854.67萬元。
——黨史引領,發揮“法寶”作用。
黨建是企業扭虧脫困的“法寶”。昆明銅業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線上抓好百年黨史“天天讀”“每周答”“每月學”“每季講”,線下大力開展專題宣講、主題徵文、紅色觀影、知識競賽、故事會、學習心得座談會、紅色基地教育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踐行宗旨,傾聽一線“心聲”,打通訴求“通道”,建立“辦實事”清單,憂職工之所憂,急職工之所急,解職工之所難,問題結辦率達60%,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史學習教育的真正含義。緊盯標杆企業,扎實開展“趕超標杆我能幹成什麼”大討論,聚焦研討內容,鎖定目標靶向,進行深入研討,精準提出對策,奮力趕超標杆,客戶滿意度、產品質量不斷提升,職工精神面貌得到持續改進。
——改革破冰,激發內生動力。
二、Escondida銅礦調解不順?工會呼籲工人做好罷工準備
由於政府調解的合同談判進展緩慢,代表智利Escondida銅礦工人的工會周四指示其成員爲罷工做準備。
上周末,超過 2,000 名工會成員拒絕了所有者必和必拓集團有限公司的最新合同提議。當地法律要求在合同被拒絕後進行五天的調解,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則可能會延長五天。
工會在給其成員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提案沒有實質性改變,離滿足所需的改進還很遠。工會呼籲工人保持團結和紀律,並準備好面對最終罷工的情景。
必和必拓表示,它已經對其報價進行了改進,並希望更接近達成協議。
三、凱投宏觀:2022年第四季度銅價可能跌至7500美元/噸
外媒8月5日消息:凱投宏觀(CapitalEconomics)分析師表示,工業金屬可能會在2021年和2022年下跌,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銅的平均價格預計爲每噸7,500美元。
周四,倫敦金屬交易所的3個月期銅價格爲每噸9492.5美元。這意味着未來銅價的下跌空間達到26.6%。
凱投宏觀分析師稱,我們預計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主要生產國供應持續恢復性增長,以及美元走強,這支持我們對工業金屬看空的觀點。
外媒8月5日消息:在智利經營銅礦的外國公司要求智利國會修改一項有爭議的法案。該法案將對銅礦銷售徵收特許權使用費。
這些外國公司警告智利政府,說新稅可能會削弱他們的競爭力,導致未來的投資計劃泡湯。
在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經濟重創的背景下,國際礦業巨頭利用銅價上漲以及綠色經濟轉型的機會賺的盆滿鉢滿。與此同時,智利經濟衰退導致國內收入降低,不平等加劇,因此智利衆議院已經通過早於2018年就提出的法案,要求對礦業巨頭徵收特許權使用費,並於國際銅價掛鉤,最高可能達到75%。
年產量低於10萬噸的小型礦商也警告說,由於運營成本較高,他們受到的影響將不成比例。
7月下旬,由於美聯儲維持鴿派態度,提振市場風險情緒,加之國內冶煉廠進入集中檢修期,且下遊在銅價走低後需求得到恢復,庫存消化情況好於預期,銅價低位反彈,一度漲破72000關口。不過進入8月份,由於美聯儲官員釋放鷹派信號,加之全球新冠疫情加速蔓延,令風險情緒受抑;同時國內精銅產量逐漸爬升,以及銅價走高再次抑制需求表現,庫存去化放緩,因此銅價近期呈現高位回調走勢。
外媒8月4日消息:諮詢機構羅斯基爾(Roskill)的分析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廢銅進口量翻了一番,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精煉陰極銅、銅精礦、陽極銅和粗銅進口,未來形勢可能進一步變差,並可能導致銅價反彈夭折。
國內精銅產量環比下滑,銅價下跌後消費小幅好轉,再加上精廢價差隨着銅價下跌收窄至千元以內從而促進精銅消費,上期所銅庫存自6月份以來持續大幅去庫,目前9.4萬噸的庫存量處於歷史低位,銅現貨報價也持續高升水。低庫存高升水爲銅價提供較強支撐。
外媒8月3日消息: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Cochilco周二表示,2021年6月份智利銅產量爲477,300噸,比上年同期提高2.3%。
國有銅業公司Codelco在6月份生產了151,600噸銅,同比增長14.9%。今年迄今的產量同比增長6.8%。
必和必拓旗下埃斯孔迪達銅礦的產量爲82,900噸,同比下降21.6%。今年上半年的產量同比下降14.9%。這也是該銅礦產量連續第11個月下降,因爲受到疫情相關限制措施的影響。
嘉能可和英美資源集團的合資企業Collahuasi銅礦在6月份的銅產量爲53900噸,同比下降6.7%,今年前六個月的產量同比增長2.7%。
外媒8月3日消息:由於中澳關系日益緊張,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銅精礦數量急劇下降。
澳大利亞是全球第四大銅精礦生產國。該國去年生產了350萬噸,其中出口量略低於一半。
與鐵礦石市場不同的是,澳大利亞精礦僅佔中國進口總量的5%左右。但是中國是澳大利亞銅精礦的頭號買家,往年佔到澳大利亞銅精礦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礦產和金屬市場研究公司Roskill的數據顯示,盡管生產商在2020年最後幾個月爭相尋找新客戶,2020年澳大利亞精礦的總出口量下降了8%。
7月份,選礦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白銀集團上半年經濟活動分析會精神,有效應對高溫等極端天氣影響,三個生產系統均超額完成了月度生產計劃。
克服原礦品位持續偏低等不利因素,選礦公司及時調整銅系統生產組織模式,適時增加處理量,提高生產臺效,7月份銅系統處理量超產1.47萬噸,完成月任務128.82%。渣系統當月處理量超產1.81萬噸,完成月任務124.25%,渣精礦中銅金屬量超計劃563.988噸,完成月任務161.46%。7月21日,在順利完成當月生產任務後渣系統進行了停車檢修。檢修中,廣大黨員幹部職工戰高溫鬥酷暑,連班加點圓滿完成半自磨襯板更換、電機設備維護、浮選機修復等檢修任務,於7月29日恢復生產。針對多金屬系統關鍵技術經濟指標不穩定等問題,選礦公司通過規範操作流程、合理添加藥劑、嚴格落實點巡檢等舉措,有效提高了鉛鋅精礦品位,保證了鉛、鋅金屬量的完成。7月份,多金屬系統處理量超產4341噸,完成月任務116.70%;完成銅金屬量162.553噸,鉛金屬量649.737噸,鋅金屬量1235.746噸,分別爲月計劃的127.23%、144.43%和114.60%。
導讀
銅是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的早期受害者,自去年11月以來,根據從未正式公布的禁令,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銅精礦進口量已大幅跌落。
澳大利亞是全球第四大銅精礦生產國。去年生產了350萬噸銅礦,其中不到一半用於出口。
與鐵礦石市場不同,澳大利亞銅精礦僅佔中國進口量的5%左右。鐵礦石市場上,兩國的鋼鐵廠和鐵礦石礦商齊頭並進。
緊縮的全球銅市場正面臨着最大銅生產國智利的三個礦山同時罷工的真正可能性。
迄今爲止,全球供應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來自世界上最大的銅礦埃斯康迪達 (Escondida),該礦上周在投票中否決了所有者必和必拓集團 (BHP Group) 的最終工資提議。除非雙方能夠在本周以政府爲中介的談判中達成協議,否則市場可能會停產一個去年生產 120 萬噸銅的項目。
另外兩個較小的礦山——Codelco 的 Andina 和 JX Nippon Mining & Metals 的 Caserones也都處於集體談判的同一階段。在金屬周期和智利政治的一個特別敏感的時刻,這使全球 7% 的銅產量面臨風險。
就在美國政府數萬億美元的刺激措施推動對工業金屬的需求之際,勞工緊張局勢正在加劇。銅價在從 5 月份的歷史高點回落後,過去兩周銅期貨上漲。
十三、看好銅市長期前景 鋅業巨頭Nexa Resources計劃開發銅礦項目
全球第四大鋅生產商Nexa Resources SA有意增加對銅的投資,因爲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市場普遍看好銅的長期前景。
Nexa Resources SA首席財務官Rodrigo Menck稱,該公司主要對銅感興趣,目前正在考慮擴大現有礦山項目,一系列潛在的新項目和收購處於評估中。
Nexa Resources SA總部位於巴西聖保羅,由於在巴西和祕魯擁有礦山和冶煉廠,該公司着眼於在美洲和非洲開發新的項目。
Nexa Resources公司正在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進行爲期5年的勘探,還在南美的厄瓜多爾建立了一家子公司,Menck將這些行動稱之爲“新的礦產勘探前沿”。
外媒8月2日消息:德國商業銀行的分析師丹尼爾·布萊斯曼表示,許多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年電力和建築用銅的需求將超過供應,但銅價較2020年初已經上漲60%,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會走低。
布萊斯曼補充說,他也相信未來幾年會看到更高的價格,但是銅市不應該單邊上漲。需要一些健康的調整。
外媒8月2日消息:智利國有銅礦Codelco公司報告,第二季度的銅銷售額大幅提高,因爲產量提高。與此同時,隨着經濟從疫情中恢復,支持銅價創下歷史新高。
2021年,Codelco這家國營企業比一些私營企業對手更好的應對疫情,上交給國家財政的利稅同比提高了10倍。
Codelco投資數十億美元升級老化設施,也令公司得以提高產量,爲緊張的全球供應帶來了一些緩解。
今年第二季度Codelco的銷售額同比增長79%,達到53.6億美元。投入成本提高加上匯率波動,導致今年上半年的生產成本提高。
全球最大銅礦智利Escondida銅礦的工人投票決定罷工,拒絕了銅礦所有者必和必拓集團提出的有關薪資要求的最終提議,此舉料將引發對全球銅供應的擔憂。該工會在當地時間周六晚間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在主要工會的2175名成員中,超過99%的人選擇停止工作,並向必和必拓施壓,要求其在未來三年籤訂一份更好的合同。智利的勞動法規定,在罷工開始之前,管理層可以選擇至少利用五天的時間進行政府調解。
十七、高盛仍看漲銅價 預測年底將達到每噸 11,000 美元
在一份新的研究報告中,高盛表示,隨着短期逆風消退,基本面表明需求將進一步顯着提振,銅價“準備好下一輪走高”。
高盛表示,銅精礦市場仍然非常緊張,爲中國的初級金屬生產造成了瓶頸,強化了其對下半年精煉供應量將出現 430,000 噸的嚴重短缺的預測。
高盛預計明年將出現 200,000 噸的赤字,並將其 2023 年的預計盈餘減半至 129,000 噸,此外,高盛表示,此後將開始出現開放式赤字。
當供應充足時,礦商支付給冶煉廠將精礦加工成精煉金屬的處理和精煉費用 (TC/RC) 會上升,而當冶煉廠被迫競爭稀缺材料時,理和精煉費用 (TC/RC)會下降。
外媒8月1日消息:作爲全球最大銅礦,Escondida銅礦佔據全球銅供應的5%。疫情期間,智利銅礦勞動力已因防控措施減少了10%,罷工可能加劇銅價的上漲,甚至高於5月份創下的歷史新高。
必和必拓位於智利的Escondida銅礦的工人投票決定罷工,以向集團施壓,爭取更好的工資和福利。事件對全球銅供應的擾動或將使銅價再迎一波上漲。
Escondida銅礦工會周六在聲明中表示,其2164名成員(佔投票人數的99.5%)選擇拒絕必和必拓集團所提出有關薪資要求的最終合同要約,因工會所要求的疫情期間爲工人提供一次性獎金、給予工人與績效掛鉤的補償、改進職業發展計劃和教育福利等條款並未包含在內。
作爲全球最大銅礦,Escondida銅礦佔據全球銅供應的5%;2017年該銅礦曾罷工長達44天,對智利經濟和全球供應鏈形成不小打擊,此次罷工因此備受關注。目前罷工尚未正式實行,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師稱,智利勞動法規定礦工須在政府強制調解期間繼續工作長達10天,投票決定罷工在各行各業通常被視爲一種談判策略。
必和必拓集團有限公司位於智利的Escondida銅礦的工人工會周六表示,它已投票拒絕該公司的最終勞動合同提議,這促使必和必拓要求政府進行調解,以作最後的努力來推遲罷工。
根據智利勞動法,談判一旦得到當局確認,將持續 5 至 10 天。如果沒有達成協議,罷工就會開始。
工會在周六晚些時候的一份聲明中表示,99.5% 的投票者拒絕了最終合同提議並批準了罷工,這表明盡管進行了近兩個月的談判,但必和必拓與其工人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據悉,銅礦的談判是祕密進行的,這讓金屬市場處於緊張狀態。該礦最高工人工會的長期罷工將進一步限制全球銅供應,並可能導致已處高位的銅價進一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