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屯礦業(600711)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 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新能源行業是新經濟成長勢力的代表力量,是最近五年全球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也是全球各國競爭新能源革命主導權的主戰場。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延續近三年的發展態勢,開始加速持續放量。2021年1-6月,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達241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0.6萬輛。三元材料電池由於各方面性能的綜合優勢,成爲中高端汽車的標準配置,出貨量持續攀升。三元材料的快速發展,對鎳、銅、鈷資源及其材料產品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基於對新能源產業的深刻把握和前瞻性研判,公司在2016年就旗幟鮮明地提出大力發展能源金屬,聚焦鎳、銅、鈷三大品種。積極走向海外上控資源,在全球最重要的鎳、銅、鈷礦產資源國,剛果(金)、印度尼西亞、贊比亞等國家布局鎳、銅、鈷上遊資源。公司在中非剛果(金)-贊比亞巨型銅成礦帶的西緣掌握的銅鈷礦權總面積超過340平方公裏,其中已探明8.3平方公裏,形成的卡隆威採礦權擁有礦石量1,346萬噸,儲量爲銅金屬量30.2萬噸,平均品位2.7%,鈷金屬量4.27萬噸,平均品位0.62%。後續探礦方面,公司將在艾芬豪前期探礦基礎上加大投入,遠景預期良好。公司在產的印尼友山鎳業項目及贊比亞穆納裏項目合計4萬噸/年鎳金屬量產品,爲公司後續鋰電材料產業延伸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2017年開始,公司在礦產資源地就近布局能源金屬材料加工,把銅鈷原礦通過溼法工藝,加工成陰極銅和粗制氫氧化鈷,把紅土鎳礦通過RKEF工藝加工成鎳鐵,並且計劃生產成高冰鎳,以及在後期計劃繼續加工成硫酸鎳等電池中間品;把粗制氫氧化鈷及其他鈷原料深加工成四氧化三鈷和硫酸鈷,提供給下遊前驅體企業制作鋰電材料。截止本半年報公告日,公司已擁有4萬噸銅,8000金屬噸鈷材料,4萬金屬噸鎳材料,25萬噸鋅的生產產能,爲下遊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重要的原材料。隨着電池廠、材料廠進一步推進大規模擴建項目,新能源電池已經開始從GWH時代向TWH時代發展,公司緊緊圍繞着鎳、銅、鈷新能源金屬,上控資源,下拓材料,打開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的空間,努力成爲新能源資源行業最具成長性和競爭力的企業。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生產經營情況在公司戰略布局下,公司圍繞着新能源產業鏈,上控資源,下拓材料,2018年以來公司共從市場募集75億元,收購了珠海科立鑫項目、四環鋅鍺項目、恩祖裏公司、穆納裏鎳礦;建成了剛果(金)CCR銅鈷項目、印尼鎳項目;在建剛果(金)CCM銅鈷項目、剛果(金)卡隆威銅鈷採冶一體化項目,未來三年公司將形成12萬噸銅、4.5萬噸鎳、1.6萬噸鈷、30萬噸鋅的年產能。公司三年以來的產業布局2021年開始展現效益,2021年上半年實現公司歷史上最高效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38億元(其中自產營收66.92億元,同比增長108.9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13億元,同比增長1812.96%。(1)能源金屬及深加工業務:報告期內,公司能源金屬及深加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6.92億元,同比增長108.99%;實現毛利19.65億元,同比增長352.06%。報告期內,剛果(金)CCM3萬噸陰極銅,5,800金屬噸粗制氫氧化鈷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預計2021年底試車投產。報告期內,公司卡隆威3萬噸銅,3,600金屬噸粗制氫氧化鈷採冶一體化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預計2022年建成並投產。報告期內,漢源比利弗15萬噸含鋅物料綜合回收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建成並投產。(2)有色金屬貿易業務:報告期內,公司有色金屬貿易實現營業收入164.3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09%,實現毛利1.11億元,同比上升86.80%。公司爲進一步聚焦新能源金屬及材料生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公司決定未來三年對貿易業務進行戰略縮減。2、未來發展戰略(1)堅持上控資源理念,增強可控資源優勢公司將堅持上控資源戰略,未來三年通過勘探、並購、建設、合作開發等方式進一步提升資源控制量,充分匹配公司下遊材料加工制造業務擴張需求,保障公司能源金屬業務綜合比較優勢可持續。(2)聚焦能源金屬,拓展材料制造公司2016年開始布局鎳、銅、鈷等能源金屬,主營業務及利潤來源逐步由基本金屬業務向能源金屬聚焦,公司預判未來三年電池能源金屬材料需求將持續高速增長,將依託自身資源、技術和團隊優勢拓展投資建設電池材料項目(高冰鎳、硫酸鎳、鎳粉等項目),優化業務模式,提高發展效率。(3)強化科技創新、自主研發能力建設秉承創新技術理念,公司將在現有成都盛威興科新材料研究院的基礎上投建能源金屬材料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匹配公司業務拓展。現階段研發重心:側吹熔煉高冰鎳、鎳鐵制電池級硫酸鎳。(4)深化戰略合作,實現共贏多贏公司將繼續拓展和深化與青山、華友、廈鎢等能源金屬材料頭部企業的全方位合作,在資源控制、材料制造、技術研發、市場研判等方面形成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三、可能面對的風險
1、金屬價格波動的風險鎳、鈷、銅、鋅等金屬品種的價格波動及供需關系變化將對本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重要影響。爲了避免因金屬短期大幅度波動造成對公司盈利的影響,公司將通過適當的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來鎖定收益,穩定盈利水平。2、海外經營的風險公司在剛果(金)擁有在產項目CCR、在建項目卡隆威和CCM三個銅鈷項目,在印度尼西亞緯達貝工業園投建的年產3.4萬噸鎳金屬量高冰鎳項目也已進入運營期,同時公司擁有贊比亞南部的穆納裏鎳礦的租賃權。隨着海外拓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公司可能面臨由於文化差異、法律體系差異、勞資矛盾、溝通障礙以及海外業務管理等因素帶來的風險。上述風險均可能對公司海外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積極參與海外業務的經營和管理,培養和引進國際化的人才隊伍,提高經營管理團隊的綜合能力,梳理和完善管控流程,防範海外經營風險。3、匯兌風險公司的境外業務用外幣結算,外匯價格的波動也給公司經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風險。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國際業務團隊,利用好境內外息差能有效規避匯兌風險,甚至還能帶來收益。4、安全環保風險隨着國家對企業安全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也將給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一定的挑戰。公司將一如既往的堅持“安環高標準,事故零容忍”理念,將安全環保放在企業生產經營重中之重的位置。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1、戰略優勢:圍繞能源金屬鎳、銅、鈷,上控資源,下拓材料,已經實現了從資源到材料產業一體化的布局,爲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資源優勢:在中非剛果(金)-贊比亞巨型銅成礦帶的西緣掌握銅鈷礦權總面積超過340平方公裏;公司在產的印尼友山鎳業項目及贊比亞穆納裏項目合計擁有4萬噸/年鎳金屬量產品。3、技術優勢:依託成熟的技術開發體系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在能源金屬的資源儲備與開發、材料制造等方面擁有核心技術與應用能力。4、人才優勢:基於對公司核心價值觀和產業願景的高度認同,聚集了一批涵蓋地質勘探、礦山開發、材料制造、運營管理、市場研判、風險控制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形成了一支強凝聚力、高執行力的運營團隊,其綜合能力在疫情期間海外項目的生產建設有序高效開展得到了充分展現。5、協同優勢:公司主營的鎳鈷材料以及公司控股股東旗下盛新鋰能(002240)主營的鋰鹽材料,是鋰電材料生產所需最重要的能源金屬。公司將利用好這一獨特優勢發揮協同效應,更好地爲下遊鋰電材料企業提供一體化原料市場供應服務,體現更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