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鬱弼表示,目前下遊新能源汽車處於高景氣下,下遊需求增速明顯高於銅箔產能釋放增速,預計動力鋰電銅箔缺貨將從2021年下半年逐漸明顯,再加上新擴張的銅箔產能產線調試和爬坡時間較長(6個月),預計2022年供不應求局勢還將持續,尤其是高端4.5um-6um動力電池箔。
鋰電銅箔作爲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既充當負極活性材料的載體,又充當負極電子收集與傳導體,其作用則是將電池活性物質產生的電流匯集起來,以產生更大的輸出電流,目前銅箔在鋰電池電芯中的成本佔比在 10-15%之間。近年來,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不斷擴大產能,從而帶動了鋰電銅箔需求快速增長。首創證券認爲,在新能源車持續加速增長的帶動下,預計鋰電池需求仍將保持高速增長,2021年/2022年/2023年對應的鋰電銅箔需求爲26.79萬噸/37.52萬噸/48.7萬噸,同期有效供給受制於設備和環評因素,僅爲32.62萬噸/40.46萬噸/50.58萬噸,銅箔供需緊張程度明顯加劇。在這種背景下,具備更強的資源和供應商合作關系龍頭企業有望搶先完成產能擴張,是這一輪供需緊張的最大受益者。
據財聯社主題庫顯示,相關上市公司中:
超華科技梅州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及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於2020年11月動工建設,目前正在推進當中。
嘉元科技現擁有16000噸/年銅箔生產能力,已向國內頭部鋰電池廠商批量供應4.5μm銅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