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亞洲電子交易時間段,倫敦期銅小幅下跌。投資者心態謹慎,等待更多全球央行縮減貨幣刺激政策的消息。
截至周二北京時間中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4%,報9,416美元/噸。
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交最活躍的10月期銅上漲0.1%,報每噸69,420元。
銅通常被用作衡量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指標。過去一年多來,全球央行,特別是美聯儲實施超級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市場流動性泛濫,提振包括期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飆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8月底的傑克遜霍爾年度研討會上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縮減資產採購。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導致經濟復蘇放慢,市場流動性趨緊,對大宗商品價格構成壓力。
在歐元區,歐洲央行將在本周四討論削減貨幣刺激的議題。
市場也在關注中國貿易數據。周二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8月份中國銅進口量繼續下降,因爲銅價高企加上經濟增速放慢,繼續遏制需求。
8月份中國的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爲394,017噸,較7月份減少7%,這也是連續第五個月下滑。和2020年8月份相比,中國銅進口量減少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