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亞洲電子交易時間段,倫敦期銅小幅下跌,主要因爲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的電力限制引發需求擔憂。
截至周二北京時間中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2%,報9,346美元/噸。
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交最活躍的11月期銅下跌0.3%,報每噸69,140元。
總部設在澳大利亞的五礦國際(MMG)周一表示,由於附近社區的抗議活動擾亂了交通,本周該公司位於祕魯Las Bambas的銅礦將停止運營。
周二,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上年同期放慢,這也是連續第六個月放慢,因爲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新冠疫情零星爆發,加上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短缺,影響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利潤增長。
8月份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爲6803億元,環比提高16.4%,同比提高10.1%。近幾個月來,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因爲制造業受到不利因素的衝擊。1-8月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爲5.61萬億元,同比增長49.5%,低於1-7月的同比增幅57.3%。
由於近幾個月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導致許多中下遊工廠利潤受損。中國表示將加強政策協調,以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帶來的挑戰。
爲了給價格降溫,中國將在下個月進一步拍賣國儲工業庫存。
但是由於中國加強了對能源密集型企業用電的控制,以實現氣候目標,這導致生產中斷。電力短缺也引發了多個地區的停電,給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周二,高盛經濟學家下調了今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稱近期一系列高能源密集型行業的生產大幅減產,加劇了經濟前景面臨的下行壓力。該投行將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8.2%下調至7.8%,並將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