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6日,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了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183“銅、鉛、鋅、鎳礦石及精礦”2021年年會國內預備會議。來自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武昌理工學院、大冶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柳州華西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國合通用測試評價有限公司、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水口山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西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青島海關技術中心、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冶金產品監督檢驗站、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3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協辦。
我國共承擔了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183“銅、鉛、鋅、鎳礦石及精礦”3個工作組工作。重標委祕書處韓知爲介紹了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183的基本情況。該技術委員會年會將於今年11月中旬召開,此次國內預備會旨在充分討論相關項目,爲183年會取得順利推進做好扎實的基礎。
來自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馮先進教授、武昌理工學院的崔海容校長作爲工作組召集人作報告。
馮先進教授詳細介紹了本項目各驗證試驗的驗證情況,針對新的數據統計要求,分享了目前收到的18家國內、國際實驗室數據,對ISO/WD 3483 《硫化銅精礦、鋅精礦中鉈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中各操作的注意事項與與會專家展開了深入討論,各參與驗證的單位根據需要對試驗樣品進行補充試驗,確保該項目在年會中能夠更好的推進。
崔海容校長介紹了自博鰲會議後該標準所作的一些工作,與會專家對鹼熔過程的試驗步驟與共存元素的幹擾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隨後,會議論證了我國擬申報的新國際標準提案《鋅精礦中鋅含量的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標準修訂,該提案將在11月召開的TC 183年會中進行論證。
會議在完成各項議程後圓滿結束。
長期以來,我國積極參與ISO/TC183的標準制修訂工作,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重金屬分技術委員會(SAC/TC243/SC2)作爲對口ISO/TC183的國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國內重金屬領域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國際標準採標率高達78.4%。由我國牽頭已在該技術委員會牽頭研制並發布了4項國際標準。
當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鉛、鋅、鎳精礦的貿易國,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通過積極參與銅鉛鋅鎳礦石和精礦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可進一步增強我國在銅鉛鋅鎳等精礦和礦石相關分析測試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本文簡要列出TC183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基本情況,歡迎各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研究當中。
TC183詳細情況如下:
1、成員組成TC183“銅、鉛、鋅、鎳礦石及精礦”技術委員會成立於1983年,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負責銅、鉛、鋅和鎳礦石、精礦和冶煉副產品領域的標準化,包括取樣、化學分析和物理測試的技術委員會。澳大利亞爲該技術委員會的主席和祕書承擔國。共有9個P成員國和25個O成員國。
2、現行標準
TC183 現行標準共28項,項目具體情況及狀態見下表:
3、在研項目
4、活躍的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