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6日,貴冶智能工廠一期主體項目如期建成,16個重點建設項目有7個已完成,其餘均按進度計劃穩步推進,全部項目將於年底建成全面上線運行。
據悉,貴冶智能工廠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時間爲2017年至2018年,將完成智能工廠系統框架、基礎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試點具有行業特點的自動化項目建設;二期建設時間爲2019年至2020年,將建成銅冶煉大數據平臺,廣泛應用自動化智能裝備,實現智能分析決策。
截至目前,一期建設中的數據中心及網絡升級改造、PI系統升級擴容、尾礦庫無人行車作業、鐵運智能化調度、視頻監控網絡升級改造、數字化點檢和設備在線智能診斷7個重點子項目已基本完成並投入試運行,搭建了統一的智能工廠系統框架,構建了應用系統支撐平臺及配套設施,同時穩步推進了技術成熟的自動化改造及裝備項目。
歷經一年多的建設,貴冶目前投入試運行的子項目在提升工廠數字化、精準化、高效化和現代化方面初見成效,實現了與生產工藝、信息技術、工業技術、管理技術的深度融合。比如PI系統經過升級擴容改造後,實時數據庫點位由原來的3萬點擴至10萬點,猶如換上一個更加剛健有力的“心髒”,可充分滿足智能工廠建設對溫度、濃度、風量、水量、轉速、振動、電流、壓力、液位、運行狀態等實時數據採集、存儲、計算的需求,奠定了生產工序數字化的扎實基礎。依託PI系統的分析平臺,計控車間通過編寫程序,還實現了二系統閃速爐升降料郵件提醒推送功能,此舉不僅將操作人員從以往的繁瑣電話提醒中解脫出來,也確保了相關人員第一時間得知信息,爲生產的安全運行與技經指標的持續優化創造了更優的條件。“今後依託智能工廠信息平臺,在線數據分析、即時報表生成、指標自動管控、設備安全預警等功能將可輕鬆實現。”計控車間副主任劉志強說。
與此同時,鐵運智能化及自動化改造、尾礦行車無人化智能化改造等子項目經過聯合調試驗證,項目達到了設計要求,已具備獨立運行條件。目前鐵運智能化及自動化改造項目已經在信號計算機聯鎖、集中調度等局部領域上發揮出了降低設備故障、提升作業效率的作用。據貴冶鐵路編組站副站長李化林介紹,爲了確保項目運行萬無一失,他們一方面緊鑼密鼓錄入各項鐵運作業數據爲年底與用友平臺對接做好充分準備;另外一方面嚴格按國家鐵路部門規範要求推進機車無線作業系統申報和鐵運信息數據內外網的對接。
此外,隨着工廠數據中心、生產指揮中心、視頻監控中心的建成,人臉識別、高清監控等子系統已經投入試運行,生產、安全、環保、工藝、質量、考勤等信息實現與控制中心的對接,監控視頻、關鍵指標等部分數據已實現實時匯集和大屏展示,一個具有貴冶特色的“智慧冶煉”行業樣板雛型已經日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