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10月8日消息,智利礦業部長Baldo Prokurica周一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該國將努力尋找新的銅消費市場,並擴張國內鋰工業,以便減少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對智利經濟的衝擊。 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產量約爲全球每年2300萬噸銅產量的四分之一。
Baldo Prokurica還表示,該國將進一步將銅和鋰礦業部門對外資開放,以滿足來自電動汽車行業對兩種金屬的不斷增加的需求。
“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對智利的重要程度,就如同原油對沙特的重要程度一樣。”
目前智利擁有全球已探明鋰儲量的一半。 他在參加“LME周”期間表示,"智利正在嘗試通過目前的貿易協議和提升其質量將經濟發展多元化。" 他表示,作爲拓展新市場的一部分,智利將擴大與印度的貿易商品種類。 智利銅產量巨大,但這也令該國經濟容易受到中國經濟增長周期的影響,因爲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消費量大約佔全球的一半。而銅主要用於建築行業。 美國挑起和中國的貿易戰令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蒙陰,從而也令銅價面臨下行風險。 “如果沒有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國際銅價應該更高才對。”
智利政府預計今年銅均價爲每磅3美元,低於其4月時預估的每磅3.06美元。 周一紐約期銅大約報每磅2.74美元,而今年5月時銅價曾觸及四年高位約每磅3.25美元。 他還表示,做爲提振國內經濟“B計劃”的一部分,智利正在考慮對銅和鋰礦開發對外資開放。 智利鋰儲量大約爲750萬噸,這種金屬主要用於生產電動汽車的可充電電池。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將增至1.25億輛,而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只有310萬輛。 IEA稱,如果各國的環保政策進一步趨嚴,預計屆時電動汽車保有量將增至2.2億輛。 傳統內燃發動機汽車平均消耗銅23公斤,但幾乎用不到鋰,而電動汽車則每輛大約需消耗80公斤銅和同樣數量的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