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消息;隨着美聯儲3月加息預期增強,以及俄烏局勢再升級,多空博弈加劇,銅價回吐漲幅重回振蕩區間,預計近期滬銅走勢仍以振蕩偏強爲主。
上周銅價先揚後抑,LME銅一度觸及近4個月高位10289美元/噸,上周五回吐漲幅,重挫3.46%,報收於9830美元/噸。
基本面仍是核心驅動力
偏緊的基本面無疑是驅使銅價上行的核心邏輯。按以往經驗來看,每年春節淡季都是累庫的關鍵節點,然而由於今年相關品種始終處於供應緊平衡狀態之中,春節長假期間累庫程度大幅不及預期,LME銅庫存亦持續下降。截至2月11日,LME銅庫存爲76325噸,處於2021年3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撬動了多頭的敏感神經。
除了庫存方面帶來的利多氛圍外,國內銅需求“政策底”推斷亦對行情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應。雖然房住不炒仍爲今年樓市的核心定位,但相較於此前的“狠卡貸款、嚴格限售”,無論是“保交付”概念還是“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都從側面論證需求的“政策底”已經初露端倪。
近期,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推動構建以清潔低碳能源爲主體的能源供應體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爲重點,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對區域內現有煤電機組進行升級改造,探索建立送受兩端協同爲新能源電力輸送提供調節的機制,支持新能源電力能建盡建、能並盡並、能發盡發。
高盛曾將銅稱爲“全球走向淨零排放道路上最關鍵的原材料”,因爲它被用於從電動汽車到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發電的所有領域。比如,新能源汽車耗銅量是傳統燃油車的四倍。此外,家用汽車充電器、公共充電站、風光發電、儲能以及分布式智能電網均需要更多的銅。另外,花旗集團近期也將三個月銅價目標直接上調至11000美元/噸,相較於當前價格存在近10%的上行空間,其分析師團隊稱,銅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一直沐浴在“超級周期”的陽光下,預計這種情況至少將持續三年。
強勢美元壓制銅價走勢
宏觀方面,從周內公布的海外數據看,美國1月CPI同比上漲7.5%,繼續創下1982年2月以來的新高,也大幅超過市場此前7.2%—7.3%的預期。在高通脹數據推動下,市場對美聯儲3月開始加息50bp的預期增強,美元指數重新站上96高點。由於美元指數與銅價的負相關關系,銅價承壓回吐前期過激漲幅。
另外,俄烏衝突牽動市場神經。據報道,當地時間2月11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公民應在未來24小時至48小時內離開烏克蘭。一系列因素使得市場避險情緒急速升溫。
綜合來看,春節假期前後,市場在宏觀系統性風險不確定性落空之後加注了大宗商品,而銅鋁等有色金屬在供需結構性錯配,以及新舊基建投資發力下大幅飆升。但隨着美聯儲3月加息預期增強,以及俄烏局勢再升級,多空博弈加劇,銅價回吐漲幅重回振蕩區間,預計近期滬銅走勢仍以振蕩偏強爲主。(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