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4月22日報道:除了俄烏問題引發能源及農產品海外通脹壓力高企,在供應擾動加大背景下,國際礦產品市場同樣波動加劇不乏快速衝高行情,尤其是2022年3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期貨上演史詩級逼倉事件後,盡管市場參與者、實體產業鏈乃至監管機構均進行了反思,但國際商品市場擠倉逼倉等情況仍時有出現,需要警惕供需結構性矛盾爆發。
事實上,近年來不僅是鋰、鈷、鎳等新能源金屬價格持續攀升,連基本金屬銅鋁鋅也隨時有望繼續刷新歷史高位,這引發全球礦產勘查投資回升,盡管全球礦山建設投資增加但遠水難解近渴,特別是在南美、非洲等傳統礦業出口國,更多左翼力量組建新政府上臺後尋求從礦產資源開發中獲取更大收益,並考慮礦業領域推行徵收和提高權利金稅率相關法案,進一步擡高礦業成本並分享礦商暴利。
4月以來,以南美地區爲代表的的全球礦業大國接連出現大規模供應擾動,目前祕魯抗議活動襲擊了包括Cuajone銅礦、五礦資源旗下LasBambas銅礦和嘉能可旗下Antapaccay銅礦在內多座大型銅礦。此前祕魯左翼政府一直不願鎮壓上述抗議活動,然而祕魯總理託雷斯日前表示,政府已經沒有更多耐心解決這個問題了。根據官方統計數據,目前祕魯僅受到抗議活動影響的LasBambas銅礦和Cuajone銅礦兩者就佔到祕魯全國銅產量的約20%。
當地時間4月21日,由於位於智利的全球最大的銅礦Escondida項目的運營遭到了工人和環保人士的抗議,以及疫情導致的勞動力短缺,該項目所屬的必和必拓(BHP)下調其對智利銅礦產量預期。Escondida是全球最大的銅礦,預計Escondida今年的銅產量在100萬噸至103萬噸之間,低於之前的預期值102萬噸至108萬噸,導致BHP銅總產量預測下降至157萬噸至162萬噸之間。到目前爲止,BHP本財年已經生產了111.2萬噸銅,比去年下降了10%。
“從銅礦山開發維護周期來看,全球大型礦山前期投入高、投資周期長,難以短期快速增加產,從資源勘探到採礦的過程需要長達5—10年時間,在原有礦山基礎之上增產成通常需要至少2年左右,因風險極高耗時長,更需要市場價格和當地礦業環境長期穩定才能刺激礦商有利可圖下持續投入。”顧馮達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南美左翼政府上臺後意圖改變礦業政策,同時新項目的投產和現有項目的改擴建增量因抗議和罷工活動而延後,預計2022年全球銅礦供應持續偏緊格局可以緩和但難逆轉,全球精銅供應彈性有限成爲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