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對於金冠銅業分公司選礦車間來說,冶煉產生的廢渣就是他們的“口糧”。如何將廢渣中的有價金屬“榨幹吃盡”呢?
11月上旬,安徽省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選礦車間傳出喜訊:10月份,選礦車間渣尾礦含銅0.214%,再次刷新公司2012年投產以來的尾礦含銅指標新低。
渣尾礦含銅0.214%,意味着什麼?選礦車間負責人劉國林給筆者算了一筆賬:金冠銅業每月處理冶煉廢渣10萬噸,渣尾礦含銅每降低0.01%,可多回收銅10噸,10月份比考核指標低近0.09個點,增長收益300多萬元。
劉國林說,渣尾礦含銅從年初的0.3%下降到現在的0.214%,不是一個月就能做成的,這是個循序漸進的攻關過程。
從今年年初開始,選礦車間總結近幾年的生產經驗,從管理、原料品質、技術水平、員工操作等方面入手,持續加強生產管控過程、員工隊伍管理、設備管理、技術攻關等方面的工作。車間把爐渣處理前的預配料工作作爲生產管控的重點,根據爐渣化驗品位高低,將高銅礦、高硅低鐵礦和轉爐渣配入與正常熔煉渣處理,根據現場浮選情況來調整配入比例,試驗確定合適配比範圍。
在選礦車間浮選機旁,班長周江兵跟筆者介紹:“爲降低渣尾礦含銅,班組做了大量的工作,從原料的配比,到現場藥劑的調整和磨礦細度的調整,我們一一都進行了嘗試和技術攻關。”
爲確保各項選礦生產技術指標的改善和提高,選礦車間工藝技術人員與一線員工不斷探索影響精尾礦品位的因素,運用技術攻關及QC等方法,探索影響精尾礦品位的關鍵因素,車間安排專門試驗人員,結合原礦性質的變化,定期進行實驗室試驗,主要進行浮選藥劑、工藝流程優化等降低尾礦含銅試驗研究。4月份,渣尾礦含銅從0.29%下降到0.26%。首戰告捷!
“開始攻關沒有那麼順利,渣尾礦含銅指標有一定的反復。”劉國林說。
隨着選礦系統產能的提升,選礦面臨磨礦細度下降造成尾礦指標波動的問題。爲解決此問題,劉國林和副主任韓清清等技術人員,深入現場跟蹤,並取樣在實驗室進行試驗,調整磨礦濃度和鋼球充填率,優化鋼球補加方式,集中補加鋼球的方式改爲分批多次添加,減少系統性的磨礦細度變化。
5月份,選礦車間處理轉爐渣,轉爐渣比熔煉渣含銅高,同時由於熔煉渣含銅、含硫偶爾出現波動,給浮選工序的穩定性造成影響,一定程度上造成尾礦指標反復波動,渣尾礦含銅從0.26%上升到0.28%。針對這一狀況,選礦技術人員開拓思維,從源頭上做工作,把爐渣分門別類,按正常熔煉渣、異常熔煉渣、轉爐渣等分別堆放;上料時,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配礦,保證原礦性質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配料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並持續優化。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車間全員的不懈努力,6月份渣尾礦含銅又從0.28%下降到0.25%,7月份渣尾礦含銅只有0.23%……尾礦指標的持續穩定下降。
7月份,精尾礦品位受藥劑影響較大,員工操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現場反應發生變化時,員工對藥劑未及時作出合理的調整。對此,選礦車間完善浮選藥劑管理制度,增加浮選藥劑用量測量次數,確保現場浮選指標處於穩定狀態,同時車間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並組織理論考試和技術比武,提高員工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現場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各項生產技術指標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
劉國林介紹,選礦車間還以提升磨機作業率爲主線,全面梳理優化控制參數、摸索總結更爲高效的操作管理模式,提高員工駕馭能力等多項舉措,爲作業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保障。重點圍繞設備維護管理工作,對半自磨機、球磨機、浮選機、鼓風機等重大設備進行一系列的檢查維護保養,保障設備連續穩定運行。
將資源“榨幹吃盡”是劉國林的口頭禪,也是他和他的團隊爲之奮鬥的方向。1~10月,金冠銅業選礦車間共計處理各類冶煉爐渣93萬噸,尾礦綜合平均品位0.26%,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此一項企業就增長利潤近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