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重要金屬資源,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有着廣泛用途,在國民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精煉銅、銅材生產國和消費國。銅冶煉方式爲火法冶煉和溼法冶煉,溼法冶煉的推出使銅的冶煉成本降低,現今,銅冶煉方式普遍採取溼法冶煉。
銅冶煉行業產業鏈包括上遊、中遊、下遊。整個銅工業包括採礦、選礦、粗銅冶煉、精銅冶煉、銅加工整個產業鏈。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消費銅產品排名第一的國家,國內需求比較旺盛,銅精礦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國內企業大部分從事銅產品的加工。銅產品應用領域廣泛,銅產品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其上遊銅冶煉行業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也佔據重要的位置。銅冶煉行業工業銷售收入在我國GDP中所佔的比重整體呈上升態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銅冶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銅冶煉行業銷售收入已達4165億元,2013年中國銅冶煉行業銷售收入大幅度增長至8016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銅冶煉行業銷售收入達到8968億元,截止到2017年中國銅冶煉行業銷售收入達到了8851億元,佔我國GDP的1.07%。2018年中國銅冶煉行業銷售收入將接近9000億元,佔我國GDP比重將達1.1%。政策利好利於銅冶煉行業發展我國銅冶煉行業設立了比較高的門檻,政策對銅冶煉新建項目的規模、技術、環保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016年10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提高銅冶煉的技術水平,鼓勵銅等其他金屬新建冶煉廠,其他金屬等擺脫對外的依存度,把工業所用的基礎金屬牢牢抓在手中,有利於銅冶煉行業的發展。
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帶動銅冶煉行業發展
銅產品由銅冶煉加工而來,應用領域有電力行業、電子行業、建築行業、機械行業等,工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基本金屬,在我國銅材料的消費僅次於鋁。自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進程加快,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2012-2017年,我國工業增加值保持着逐年上升的趨勢, 2017年,工業增加值爲27.99萬億元,爲近五年最大值,增加的幅度比較大。
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4%,增速保持穩定。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生產穩定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效益明顯提高、新動能加速成長、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向好。未來隨着工業經濟的增長,工業中涉及的銅、鐵等金屬的市場需求量也將會增長,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銅冶煉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