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共享歲末年終的購物慶典時,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生產線上也傳來好消息:截至“雙十二”當天,該公司2017年陰極銅產量已達到37.06萬噸,圓滿完成既定的年度目標任務,比計劃時間提前了19天。
歷時40天的年度大修和FCF冷修,原料市場中國產礦使用量增加、進口礦品質下降引發的一系列生產平衡的問題,這一年來金冠銅業分公司遭遇的諸多情況,都預示着這346天的發展之路並不好走,也更顯如今成績的難能可貴。
“提質增效”是這一年貫穿於金冠銅業發展的主線。在該工作總思路引領之下,圍繞生產關鍵環節,“提升兩爐系統作業率”“深挖提產潛能”成爲兩大堅固的發展支柱,金冠從穩定過程、優化指標、降低消耗等多方面入手,精心組織生產,努力尋求着產量和效益的最佳結合點。
2月19日到4月1日,是金冠銅業進行設備大修及FCF第一爐期冷修期,也是2017年金冠銅業遇到的第一道生產大關。在整整40天的時間裏,該公司完成了662項檢修項目和80項清理項目,在未發生一起安全環保、設備事故的前提下,比原計劃提前5天實現系統投料生產。
安全、高效的背後,支撐着的是許許多多的細致嚴謹工作。不論是大修前18次大修推進會的精細籌劃,大修期間40場大修協調會的有序推進,抑或是對“單系統停車”“雙系統縮槽”“雙系統停電”三個電解方案的制定、論證、對比和最終選擇,還是企業整體大修項目施工進度控制網絡圖及各車間項目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的制定和嚴格遵循,每一處皆是用心與專心。
而抓住大修時機,在排查補缺的同時實現提升,則在用心之外更顯智慧。大修期間,金冠銅業有效實施了排煙收塵系統、精礦噴嘴等改造,解決了濃相輸送、蒸汽幹燥盤管業存在的瓶頸問題,通過清除工藝障礙,也爲FSF的高負荷生產創造了條件。
磨刀必不誤砍柴之工。伴隨着冷修後多項生產瓶頸的消除,陽極板產量明顯提高,這同時也對系統生產平衡提出了新要求。爲此,金冠銅業數次提高電解系統的電流密度。什麼時間提電流?每次又該提多少?在此之前,該公司都會仔細統計當時的陽極板庫存,對遠期的陽極板產量進行科學預判,並在電流提升期間嚴密跟蹤電銅質量狀況。
一步一個腳印,金冠銅業走得穩定堅實。在數次電流提升後,陰極銅質量保持穩定,同時也創造了在投產以來最高電流密度下穩定生產的記錄,該公司生產機動部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在今年4月16日、5月23日和7月21日分別進行了電流提升,從今年的生產狀況看是比較成功的,不僅有效提高了電銅產量,也減少了陽極板的庫存與資金。”
科學的生產計劃必須有效執行才能促進生產,爲此,金冠銅業持續優化生產計劃管理。“每日對生產計劃實際完成情況進行跟蹤比對,及時糾偏調正,不斷提高計劃完成率。”“以冰銅和陽極板庫存管理爲中心,全面協調各系統生產負荷,保持生產高效。”“加強物料平衡控制,努力保持物料平衡和閃速爐爐內熱平衡,將中間物料庫存始終控制在較低水平。”這些措施不僅寫進了生產計劃裏,更踐行於金冠人的具體行動中。經過實踐檢驗,在確保系統穩定生產的基礎之上,該公司2017年冰銅庫存一度降至2000噸的歷史最低位。
與之一同降下去的還有成本。今年,金冠銅業大力實施節電增效工作,制訂完善了能源管理考核辦法,在選礦破碎和冰銅磨等試點基礎上,選擇更多具備條件的工序實施錯峯用電,進一步降低產品綜合能耗。與此同時,大力推進蒸汽平衡和循環利用,兩套餘熱發電機截至目前完成自發電4539.64萬千瓦時,“工作量”漲了,它們也因此得以更好地“發揮餘熱”。
“算着幹,幹着算”是金冠銅業將黨建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相結合中迸發的亮點。對此,電解車間班長朱彪這樣理解:“作爲黨員,我們不僅要努力解決生產難題,更要在生產的時候把成本意識扎根在心裏,要思考着做事不能蠻幹。”今年,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該公司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突出“關鍵少數”並向基層延伸,以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提高企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