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雲匯 銅業資訊 正文
廣告

亞太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2年08月29日 19:37:19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亞太科技(002540)2022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主要業務

亞太科技是高性能鋁擠壓材制造商,致力於爲全球範圍工業領域尤其是運載工具領域客戶提供具有高強度、高抗疲勞、高耐腐蝕等綜合性能的中高端鋁合金擠壓材及部件的開發制造服務。公司目前已取得超百家國內外大型制造企業認證,包括德國大陸集團、德國馬勒集團、德國博世、日本電裝、德國歐福等國際知名汽車供應鏈制造企業。公司產品已直接或通過客戶間接進入包括比亞迪(002594)、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RIVIAN、PSA、大衆、寶馬、奧迪、奔馳、豐田、本田、捷豹路虎、沃爾沃、吉利、北汽、長城等車企的多款燃油及新能源車型的供應鏈體系。公司主要產品爲基於擠壓工藝生產的高性能精密鋁管、專用型材和高精度棒材,下遊應用領域主要爲汽車行業,具體應用場景包括汽車熱交換系統、底盤系統、制動系統、動力系統、三電系統、車身系統等。除汽車領域外,公司產品已逐步覆蓋軍民融合、航空航天、白色家電、海洋工程、軌道交通等其他工業領域。與此同時,公司基於多年行業深耕而形成的對鋁材材質、特性、加工工藝的深刻理解,業務逐步向下遊精、深加工領域延伸,通過整合鋁加工材以及深加工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提升產品附加值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

(二)主要產品

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基於合金配比、半連續成型、擠壓等工藝生產的高性能精密鋁管、專用型材和高精度棒材。憑借豐富的項目經驗及深厚的技術底蘊,公司具備自主設計開發能力,能夠快速響應不同類型客戶的產品設計需求,爲客戶提供定制化開發服務。在生產管理方面,公司基於多年經營而形成適配自身的成熟、完善生產管理體系,在確保產品質量、良率的同時爲客戶提供持續、穩定的生產交付。公司的主要產品可分爲管材類、型材類及棒材類三大類。公司產品的下遊應用領域主要是汽車行業,並已逐步覆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白色家電、海洋工程等其他工業領域。公司產品的典型終端應用場景如下:燃油車(InternalCombustionEngineAutomotive)商用家用空調CommercialAir-condition微多孔扁管(MPE管)公司的產品種類豐富,規格型號衆多,具有“多品種、多牌號、多規格”的特點,可以滿足不同行業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公司面向部分行業的具體產品舉例如下:除上述所列產品外,公司正逐步推動業務向下遊精、深加工領域延伸。公司精、深加工業務目前主要爲汽車領域客戶供應鋁合金深加工件,可提供高端鋁材精密切割、精密加工、折彎、內成型、連接、組裝、熔覆增材制造成型和修復、3D金屬打印等綜合解決方案。

(三)經營模式

公司採用“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該經營模式的起點和終點均爲客戶。客戶提出產品需求,公司技術部(研發中心)進行產品及生產方案的設計,其核心是材料設計、模具設計、工藝制定;採購、生產部門根據產品生產方案組織採購、生產;質量保證部對原材料的採購到產品生產及交付全過程進行嚴格質量控制。

(四)行業發展情況、市場地位

1、國家政策支持近年來,爲積極有序推動鋁合金行業發展,國務院及有關政府部門先後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21年版)》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爲行業發展建立了優良的政策環境,對行業中長期發展形成引導與促進作用。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從事高性能鋁擠壓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汽車輕量化、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充分契合當下產業政策的引導方向。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下,鋁加工行業逐步段邁入以“品質、技術”爲特徵的高級發展階段,鋁加工材在高端領域的應用逐步滲透。

2、應用場景拓寬

1)汽車領域容量不斷增長:

A)汽車產銷量止跌反彈、結構優化:2022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043.4萬輛和103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0%和3.4%,上半年汽車產銷總體呈現“U型”走勢:1-2月開局良好,產銷穩定增長,3-5月受上海等地疫情影響明顯下降,6月明顯增長,5月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推出了一系列穩汽車增長、促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汽車行業總體恢復的情況良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6.1萬輛和260.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增長速度迅猛。展望未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爲我國宏觀經濟新格局,穩定增長、結構優化成爲我國經濟新旋律,汽車行業長期平穩向好的基本面不變。同時,我國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作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能源汽車將持續快速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2025年目標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車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到2035年預測將各佔當年新車銷量的50%,到2025年汽車總體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

B)節能減排政策:根據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我國單車用鋁的具體目標是2025年達到250kg、2030年達到350kg;我國傳統能源乘用車平均百公裏油耗2025年達到5.6升、2030年達到4.8升、2035年達到4.0升;我國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到2025年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裏。根據國際鋁業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燃油車、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的單車用鋁量分別爲128kg、143kg、189kg;鑑於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的需求更爲迫切,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單車用鋁量預計將會達到227Kg,同期的傳統燃油車及插電混動車的單車用鋁量爲180kg、238kg。

C)鋁合金材滲透率尚低的底盤、車身領域將成爲未來5年汽車輕量化的重要增長點及新藍海:例如鋁合金轉向節、副車架、控制臂等產品2019年滲透率分別爲28%、10%、19%,預計2025年滲透率有望達到60%、25%、40%,對應規模爲78億元、196億元、104億元;此外鋁合金保險槓、門檻樑、儀表盤支架、座椅導軌等產品的滲透在國內汽車市場拉開帷幕。

D)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疊加輕量化滲透率,該領域汽車輕量化用鋁成爲另一需求增量:例如新能源汽車底盤輕量化市場規模2019年爲46億元,到2025年預計有望提升至320億元,CAGR(年復合增長率)達38%;鋁電池包、副車架等產品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達180億元、75億元,CAGR(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爲31%、55%;此外三電系統中的鋁合金電池冷卻管路、水冷板等產品的滲透逐步開始。

E)汽車出口增加: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中國車企有望享受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的紅利,實現中國品牌走向全球,2050年中國乘用車出口量佔比有望達到35%,龍頭自主車企打開長期成長空間。(上述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工信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金公司(601995)報告、華西證券報告)

2)伴隨汽車輕量化進程加速及公司市場開拓力度加大,公司產品在國內燃油及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份額穩中有進:A)2022年上半年,公司鋁擠壓材銷量爲10.97萬噸,向國內燃油及新能源乘用車汽車供應量佔比約爲80%,即9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3%。B)2022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產銷量約爲1050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按20kg的單車用擠壓鋁材測算(測算依據:a.國際鋁業協會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燃油車、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的單車平均用鋁量分別爲128kg/143kg/189kg,預測2020年分別爲136kg/158kg/198kg,假設2022年上半年單車用鋁平均水平較2020年無變化;b.DuckerWorldwide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歐洲汽車單車用鋁擠壓材佔比爲11%,假設2022年1-6月中國汽車單車用擠壓鋁佔比爲13~14%;c.鋁擠壓材至整車零部件綜合損耗率按30%測算),國內燃油及新能源乘用汽車對擠壓鋁材需求量約爲30萬噸。按上述分析,2022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用擠壓鋁細分市場供給情況如下表所示:圖:2022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用擠壓鋁細分市場供給量及比例(單位:萬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範順科於2022年7月到公司調研並對公司取得的發展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公司是全國鋁材企業深加工的典範;公司的工業鋁管材獨步天下;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汽車用鋁擠壓材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3)航空航天、空調等行業迭代升級航空航天是高性能鋁合金材另一高端應用領域。根據《CommercialMarketOutlook2021-2040》及《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預測,中國未來20年內將成爲全球最大民用飛機市場,至2040年,中國民用航空客運量將佔全球總客運量的20%,中國航空公司客機機隊規模將達到9,004架,2021~2040年間,中國需要補充民用客機7,646架。據中國有色金屬報信息,航空器消耗鋁中,擠壓材約佔28%。同時,國家在新材料及軍民融合領域的多項產業升級發展支持政策,進一步奠定了高端鋁合金材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前景。近年,公司積極部署和拓展公司產品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開發應用,通過國際國內體系規範建設、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參與、新型材料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持續進行,公司不斷獲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飛機整機客戶的認證,滿足該領域關鍵部件材料進口替代、持續升級需求,助力我國航空產業自主可控發展進程。空調行業鋁代銅是鋁合金材應用的新藍海。空調作爲居民用電的大戶,在制造和使用環節還有很大的節能潛力,爲了提升空調的能效水平,對換熱器進行優化設計是一種重要的手段,鋁是導熱系數僅次於銅的常見金屬,將汽車行業成熟的鋁換熱器引入空調換熱器是一種較爲可行的優化、降碳方案;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2020年中國銅消費佔全球的48.7%,並且中國是一個缺乏銅原料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銅進口國,進口量佔全球的43%,爲確保產業鏈的安全可靠,以鋁代銅勢在必行;原鋁價格及密度皆僅爲銅的1/3,使用鋁制產品替代原有銅制產品,有利於成本的顯著降低。公司將適時把握產業變革機遇,快速精準地切入空調行業以鋁代銅的進程。

3、國產化進程加速提升高性能鋁合金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汽車、航空航天、軍民融合、太陽能光伏、消費電子、海洋工程等重要工業領域,其國產化進程勢在必行。從需求側看,出於供應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成本效益方面的考慮,鋁合金下遊應用產業將逐步加快推行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的國產化進程;從供給側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國內領先的高性能鋁加工材企業已具備生產質量、性能媲美國際市場高端鋁型材的條件與能力,因此,未來高端鋁加工材領域國產化進程將加速提升,這對國內高性能鋁加工制造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替代市場空間。亞太科技基於在高端鋁合金材進口替代、鋁代銅、鋁代鋼方面多年的技術儲備和應用經驗的領先優勢,爲公司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寄出。

(五)報告期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公司堅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緊緊圍繞以深耕汽車行業爲主,航空航天、家用及商用空調及其他進入戰略性轉型升級階段的工業行業爲輔的目標市場開拓策略(以下簡稱“一大三小”產業目標策略),全方位融入和對接該等領域對高性能鋁合金材的需求。同時,公司產能穩定增長,並積極應對上海等地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4,710.2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8,454.79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7,422.7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437.74萬元,同比增長104.75%。報告期第二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0,117.07萬元,環比第一季度增長21.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9,045.19萬元,環比第一季度增長7.9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1,630.37萬元,環比第一季度增長207.12%。

1、堅持規範運作報告期,公司繼續根據證監會、深圳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監管要求規範運作,經營管理穩健、業務質量提高。公司持續改善符合戰略發展和市場競爭要求的經營管理體系,保持充滿發展活力的經營機制;持續完善安全、環境、質量、生產、內部控制等管理體系,爲公司運營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奠定良好基礎;在已建立的內部控制體系基礎上,持續強化內部管理改善,加大內部控制實施力度,完善公司治理體系;進一步優化公司管理模式和資源配置,積極推進公司各重大在建項目的進度,全面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

2、深耕高端用鋁市場爲滿足不同功能用途、各類應用場景的需要,特別是滿足不斷發展的燃油及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科技尖端和國民經濟高速度發展的要求,公司將高精度、高強度、耐高溫、耐衝撞擊、復雜橫截面、更大規格作爲公司高性能、輕質化鋁擠壓材的持續開發方向。報告期,公司緊緊圍繞“一大三小”產業目標策略進行市場開拓,實現高性能精密鋁管、專用型材和高精度棒材銷量10.97萬噸,同比下降3.27%。按下遊應用領域具體分類如下:單位:噸說明:上述汽車行業“乘用車通用”指公司該類產品在新能源汽車整車、燃油汽車整車上均有使用。

1)汽車行業報告期,公司96%產品供應汽車行業,應用終端包括燃油乘用汽車、新能源乘用汽車,其中:用於通用熱交換系統銷量佔49%、同比下降4%,用於通用底盤車身系統銷量佔比37%、同比下降6%,主要由於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節能與輕量化進程及上半年度上海等地疫情綜合影響所致;用於通用傳感系統銷量爲1,194噸,同比增長10%,主要得益於汽車自動駕駛趨勢的推進,尚處於起步階段;用於新能源汽車獨有三電系統銷量爲8,535噸,同比增長30%,主要由於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及上半年度上海等地疫情綜合影響所致。

2)航空行業航空領域作爲高強度鋁合金材的重要高端應用市場,亞太科技積極部署並推進行業體系認證、產品開發工作,公司產品陸續獲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多家飛機整機客戶認證並進入批量供貨交付,致力於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助力我國航空產業自主可控發展進程。報告期,公司在該領域供貨量爲846噸,同比下降3%。

3)空調行業基於在汽車空調領域鋁合金材料超過30年的技術儲備、性能表現、成熟應用等領先優勢,亞太科技積極布局家用空調、商用空調“鋁代銅”市場,全力對接大金、三花等客戶新型升級產品開發需要。報告期,公司在該領域供貨量爲2,418噸,同比增長28%。

3、持續研發創新報告期,公司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與管理機制,基於新能源汽車、汽車輕量化、軍民融合、航空航天、家用電器等工業領域發展需求,加強新材料、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立項開發工作。報告期,公司共投入研發費用10,776.8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3.42%。報告期,公司持續獲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多家飛機整機客戶認證及優秀供應商獎等榮譽。

4、加強項目布局報告期,公司積極推進各項目的建設及布局。各在建項目及新建項目穩步推進,4萬噸輕量化環保型鋁合金材項目(以下簡稱“4萬噸項目”)於2022年4月達到設計產能並結項;6.5萬噸新能源汽車鋁材項目(以下簡稱“6.5萬噸項目”)客戶認證、訂單開發等工作持續推進,產能不斷釋放、產量不斷提升;2022年度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投項目“年產1200萬件汽車用輕量化高性能鋁型材零部件項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種鋁型材制造項目”、“年產14000噸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調鋁管項目”基建工作有序推進;2022年度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投項目“年產200萬套新能源汽車用高強度鋁制系統部件項目”前期各方面規劃設計有序推進中。該等項目的建成,符合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汽車輕量化、軍民融合、航空航天、家用電器等下遊市場的布局,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搶佔下遊應用市場,實現規模化效應和資產結構的進一步提高和優化,爲公司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科技與研發優勢

公司專注於工業鋁擠壓材研發與制造,多年以來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創新的路線,以技術創新作爲核心競爭力。公司及多家子公司擁有獨立的研發中心,有能力運用自身研發能力爲客戶提供各類高規格產品、非標準化產品的技術開發和生產服務,在“以銷定產”的行業經營模式中,強大的研發設計能力保證了企業滿足客戶需求、擴大市場容量。公司在工藝、產品、管理體系等方面持續開發創新,報告期,公司共投入研發費用10,776.8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3.42%。正是由於公司擁有的先進、獨特的工藝技術以及強大的開發設計能力,使得公司產品具有“多品種、多牌號、多規格”和“高技術含量”的特點。 

2、硬件與質量優勢

公司注重產品品質,已獲得BSENISO9001:2015/EN9100:2018(技術等同於AS9100D)航空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ATF16949汽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三級保密資格等多項體系認證。公司始終將質量保障視爲企業的生命線,通過引進了一系列先進設備進一步來保障產品質量,公司擁有800噸至10,000噸級別的先進擠壓設備,並擁有進口低壓真空鑄造系統(LPC)、除氣除渣精練系統、全方位探傷系統等國內外先進熔鑄系統來確保原材料的高端品質,基於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

3、團隊與客戶優勢

公司擁有一批從業經驗10年以上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行業經驗優勢保障了公司發展的穩定性。公司擁有爲不同需求客戶配套的豐富經驗,憑借在全球鋁擠壓材行業範圍內享有高性價比聲譽,已經成爲國內高性能、輕量化材料的重要供應商,公司及子公司的品牌、產品多次獲得省、市“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等榮譽。通過不斷爲客戶創造價值、提升客戶體驗,在行業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客戶的不斷積累與增加爲公司業績的增長提供了動力。公司的產品質量多年來始終在行業中處於優勢地位。

4、規劃與項目優勢

公司是國內工業領域特別是汽車領域零部件材料的重要供應商,近年來公司業績穩步增長、資產結構不斷優化。公司注重改革創新、與時俱進,近年來公司在繼續保持傳統燃油汽車領域優勢地位的基礎上,積極布局和大力推進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水淡化等新興領域的產能儲備與業務發展。報告期,公司及子公司積極推進4萬噸項目、6.5萬噸項目產能釋放、產能消化推進工作,進一步發揮規模效應優勢;同時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建設“年產1200萬件汽車用輕量化高性能鋁型材零部件項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種鋁型材制造項目”、“年產14000噸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調鋁管項目”、“年產200萬套新能源汽車用高強度鋁制系統部件項目”等項目,爲公司在各新興領域的發展布局、加碼奠定基礎。公司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穩步探索前行、持續發展創新。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隨着內外部環境持續變化,在公司發展進程中可能面對的風險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1、下遊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報告期,汽車領域鋁擠壓材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較大,其他工業領域收入佔比較小。因此,汽車行業的市場前景與公司發展息息相關,未來汽車行業如因國家產業政策或稅收政策等宏觀政策調整、國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減少、不可抗力等因素而出現較大或持續負增長,將對公司帶來一定的市場風險。

2、市場競爭程度加劇的風險

隨着近年來節能環保政策的逐步推行、汽車輕量化趨勢的加強以及鋁擠壓材在航空航天、軍民融合、空調行業、海洋工程等領域的需求提升,更多企業將進入鋁擠壓領域參與競爭;隨着中國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國際市場的競爭,國內鋁擠壓材市場將面臨更多國外對手的競爭。隨着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業績增長也將面臨一定挑戰。

3、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公司執行的產品銷售定價原則是“鋁錠價格+加工費”,爲應對鋁錠價格波動影響,公司合理的安排鋁錠的採購時間,以最大限度地實現鋁錠採購時間與客戶訂單的配比。報告期,鋁錠在公司經營成本中佔比較大且出現價格快速持續上漲的情況,對公司當期毛利率等指標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如該等情況持續,將繼續對公司後續毛利率等指標造成不利影響。

4、經營規模擴大的管理風險

截至2021年度公司產能達27萬噸,未來隨着公司新建、在建項目的建設達產,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約40~50萬噸的高性能鋁擠壓材產能、300-500萬套高強度輕量化系統鋁制零部件產能的規模布局。資產規模和業務規模的相應擴大將對公司管理層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若公司的生產管理、銷售管理、採購管理等能力不能有效提高,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不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可能將會引發相應的管理風險,最終對公司的盈利造成影響。

5、項目管理風險

公司6.5萬噸項目、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車間項目等在建項目的啓動和推進將考驗公司管理層的項目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於基建管理、產線管理、業務拓展等管理風險。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特別是針對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軍民融合、空調行業、海洋工程等應用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領域,該等項目在技術轉化、產品認可、工藝延伸、產業政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可能會對項目如期達到預期收益造成影響。

6、貿易壁壘風險

貿易保護主義導致中美貿易爭端,近年來美國政府積極推行對包括鋁材在內的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的多項政策,中美博弈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美國不會放棄對華的限制和打壓。未來一定時期內,國外市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出口貿易帶來一定的風險。

7、疫情影響風險

2020年初以來,受全球範圍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國內外尤其是國外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產業鏈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持續影響,導致公司下遊市場的生產及消費穩定性下降。由於疫情發展的持續性、反復性及不確定性,對公司國內外尤其是國外銷售、物流等帶來一定的風險。

8、地緣政治風險

隨着俄烏衝突的持續、臺海局勢的不確定性等,全球供應鏈不穩定性增加,海外市場需求及大宗商品價格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針對上述風險,公司採取以下應對措施:

1、爲應對下遊市場集中風險,在深耕汽車鋁擠壓材市場的同時,公司積極開展產能布局,6.5萬噸項目、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車間項目等項目均系公司進一步擴大產能、豐富產品結構、拓寬行業應用的重要舉措,系公司現有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2、爲應對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公司積極研究和探索市場發展趨勢,持續堅持以客戶需求爲服務重心,通過進一步對研發、生產、質量、物流等子系統的對客戶需求的全面支撐、對產品品質的切實保證,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並爲公司市場開拓提供堅實保障。

3、爲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積極研究分析鋁價的走勢、優化採購流程,繼續通過採取“鋁價+加工費”的產品定價模式、“以銷定產”的訂單式生產模式及動態調整庫存管理模式等;同時在保證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適度使用自有資金開展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最大限度地降低鋁價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

4、爲應對經營管理和項目管理風險,公司依託多年的輕合金材料研發制造經驗基礎,持續改善符合公司戰略發展和市場競爭要求的經營管理體系,保持充滿發展活力的經營機制;以人爲本,高度重視人才的積累、培養與激勵,注重員工關懷、增強員工歸屬感,以滿足公司現階段和未來發持續發展對人力資源的在量和質上的需求;狠抓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控制成本,不斷推進精益生產,積累先進管理經驗;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加強內部控制,加大完善內部控制規範的實施力度,使公司的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針對公司各產品板塊進行分類運營和區域歸口管理,以進一步提升項目的管理效益。

5、爲應對貿易壁壘風險,公司一方面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努力加大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額,另一方面,適當調整出口至美國市場產品的價格。

6、爲應對疫情影響風險,公司嚴格遵守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同時成立防疫小組,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公司無員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公司積極與客戶尤其是國外客戶溝通,商議分析減小疫情影響的各種可行方案,同時,持續做好公司內部關於人員、場地等的防疫工作,保障疫情得到控制後生產、供應的恢復與彌補,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7、爲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公司開展宏觀分析、優化資金預算、加強成本控制、積極與客戶溝通等,不斷增強自身應對原材料價格及海外市場需求波動風險的能力、採取靈活積極的措施降低相關風險帶來的影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銅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亞太科技 相關的信息

亞太科技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亞太科技(002540)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一)主要業務亞太科技是高性能鋁擠壓材制造商,致力於爲全球範圍工業領域尤其是運載工具領域客戶提供具有高強度、高抗疲勞、高耐腐蝕等綜合性能的中高端鋁合金擠壓材及部件的開發制造服務。設立至今,公司持續深耕汽車行業輕量化市場,已成爲包括德國博世、德國大陸、日本電裝、德國貝洱、德國歐福、法國法雷奧、上海SAAA、
2021-08-30 21:00:54 亞太科技
更多與 亞太科技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銅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