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航天科技四院自主研制並率先合格交付客戶的國內首個直徑3米的新能源鋰電銅箔核心裝備陰極輥新產品在西安發布面市,標志着我國超大直徑陰極輥制造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所屬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繼2016年成功研制直徑2.7米陰極輥,一舉打破日美等國外企業長期對高端大直徑陰極輥技術市場壟斷後,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再次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
同時,該廠大直徑陰極輥的月產能力也突破了百臺大關,大幅提升了國內方興未艾的銅箔生產企業建線擴能所需陰極輥的供應能力,將有力推動國家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航天科技四院依託航天特種裝備的技術優勢,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形成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系統、火化工及氣源裝備、能源及新能源裝備、機電裝備及系統集成四大業務方向,產品涉及增雨防雹火箭及作業系統、固體氧氣救生裝備、航天智能滅火裝備、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熱場材料、雙金屬復合油氣輸送管線、車聯網高速公路計重收費系統、油田增效產品等,廣泛應用於防災減災、安全救生、石油天然氣、公路交通等各領域,讓航天技術服務國民經濟,造福百姓生活。
銅箔裝備陰極輥正是近年來四院重點發展的支柱產品之一。
01
發布儀式
作爲航天四院航天技術應用重點產業化項目,當日上午,四院在所屬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舉行“新能源鋰電銅箔核心裝備陰極輥月產百臺暨3米新品上市發布儀式”。在國內30多家銅箔生產企業和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共同見證下,六輛披掛大紅花和“100”logo,裝載18臺銅箔核心裝備陰極輥產品的大卡車,同時啓動發車開赴用戶。
02
銅箔核心裝備
銅箔是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新能源、儲能等產業的重要基礎材料,有着非常廣泛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作爲電子信息、鋰電新能源汽車、儲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銅箔是我國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
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政府發布多項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使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進而帶動電解銅箔產品在該領域應用需求的極速增長。國內許多企業轉向研究生產鋰電銅箔產業,紛紛新建或擴建銅箔生產線,由此也帶動了生產制造鋰電銅箔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作爲一家歷史悠久的航天國企,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院在完成航天科研生產任務的同時,依託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金屬殼體旋壓設備和金屬圓筒無縫旋壓成形工藝等技術優勢,將陰極輥制造逐步培育成企業重要的民用產業項目。
在2016年前,國內陰極輥設計制造水平一直停留在2米直徑以內,能夠生產鋰電用高端銅箔的大直徑陰極輥技術和市場一直被日美等國外企業壟斷。四院人下決心研制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大直徑陰極輥,扛起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鋰電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任。
2016年1月30日,首件直徑2.7米的金屬鈦筒旋壓成型獲得成功,當年5月1日,國內首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直徑2.7米陰極輥在該廠順利下線,一舉打破了日美等國外企業長期對該技術市場領域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國家授權專利30餘項。
此後,四院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與原材料冶煉鍛造企業和行業專家,以及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於2020年研制出2.7米“新一代高精度進口替代陰極輥”,不僅使鈦筒晶粒度從此前的7-8級,全部提高到10級以上,鈦筒內部組織致密性、電流密度均勻性和導電能力也大幅提高,生箔質量顯著提升。
採用無縫旋壓成形鈦筒技術及特殊工藝制造的陰極輥,相較於日美等國外企業採用卷焊成形鈦筒技術制造的陰極輥,其最大優勢就是鈦筒厚度大、壽命長,生產出的箔面無壓痕、無亮帶,銅箔品相更好。所以,產品一經面市,便廣受用戶青睞。
據統計,去年以來該廠就爲國內50餘家銅箔生產企業生產制造了各種規格的陰極輥達上千臺,累計籤訂合同近50億元。
03
超級“中國輥”
惟創新者強
2022年9月,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直徑3米的陰極輥榮耀上市並籤下批量訂單。從此,國內銅箔生產企業將會用上性能更優、效率更高的超級“中國輥”。
作爲在國家產業轉型升級中貢獻航天力量,確保中國銅箔裝備制造不受制於人,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使國內銅箔生產制造企業用上高品質、足量的“中國輥”,四院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力度,持續不斷提升生產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努力將企業打造成一流銅箔成套裝備供應商,持續引領行業的自主創新發展。
(來源:航天四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