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亞洲電子交易時間段,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進一步下跌,因爲美聯儲加息以及全球經濟衰退擔憂揮之不去,美元匯率堅挺也帶來壓力。
截至周四中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3%,報每噸7,363美元。
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交量最大的11月期銅下跌150元或0.2%,報每噸62,060元。
今年迄今倫敦期銅下跌24.3%,較3月份創下的歷史最高點低了32.1%,主要因爲美聯儲開啓加息周期,令人擔心經濟增長放慢甚至衰退,從而損害金屬需求。
分析師稱,由於預計美聯儲將繼續積極加息以對抗高企的通脹壓力,美國國債收益率達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高點,美元走勢保持堅挺。周三美聯儲明尼阿波利斯分行行長尼爾?卡什卡裏表示,潛在的通脹壓力可能還沒有達到頂點。他曾在周二表示,如果潛在的通脹沒有停止上升,美聯儲可能需要將其關鍵利率推到4.75%以上。美聯儲基金期貨的定價顯示,11月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爲91%,12月再次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約爲75%。
在其他經濟體,通脹率上升也引發了對央行進一步加息和全球經濟衰退迫近的擔憂。銅被視爲全球經濟的晴雨表,經濟衰退將會損害到包括銅在內的工業金屬需求。
周三國際銅業研究組織預測今年全球銅市場將出現約32.5萬噸的供應缺口,到2023年將出現15.5萬噸的盈餘。
其他消息包括,由於2023年銷往中國的精煉銅溢價可能上升到150到200美元/噸,高於2022年的105美元/噸,以及2021年的88美元/噸,中國買家有可能轉向採購價格更便宜的俄羅斯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