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銅業積極探索智能礦山建設,大力推進基於5G的智能無人化系統、無人化作業,爲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目標不懈努力,傾力打造智能礦山標杆企業,5G智能礦山成功實現工業應用,成爲全國首個實現5G工業應用的有色金屬地下礦山,也是全國首個高海拔地區5G智能礦山。
逐浪前行
坐落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雪域高原深處的普朗銅礦是一座以銅爲主,伴生鉬、金和銀等多種有用組分的超大型銅多金屬礦牀,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地下開採銅礦山。自2018年2月投產以來,普朗銅礦每年對迪慶藏族自治州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40%以上。
普朗銅礦礦區海拔3400至4500米,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給安全生產帶來了較大挑戰。地下開採存在人工操控痛點,平硐穿脈內存在安全隱患(如泥石流災害),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爲安全生產帶來潛在影響。
智能礦山建設是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礦山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迪慶有色從充分發揮先進採礦工藝技術裝備能力和進一步提升規模生產優勢角度出發,在2020年年初開啓了“5G+智能礦山”建設步伐。在中國銅業、雲南銅業的幫助指導下,迪慶有色與中國移動雲南分公司、中鋁智能銅創科技(雲南)有限公司、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密切協作,先後完成了需求調研、設計勘查、5G建設、技術驗證等系列工作。
迪慶有色以數字化、智能化礦山建設爲方向,在5G智能礦山建設中實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高起點、高標準選擇先進的工藝、設備和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建成了一張5G工業專網。
2021年5月至6月,迪慶有色開展礦山生產智能裝備、智能控制系統調試, 5G智能礦山工業應用在礦山成功落地,實現井下穿脈內鏟、運、卸礦作業自動化、智能化,成功打造了少人和無人生產作業全流程智能化解決方案,爲採選尾工藝全流程控制和信息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7月,“中鋁集團普朗銅礦5G智能礦山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標志着普朗銅礦成爲全國首個實現5G工業應用的有色金屬地下礦山。
迪慶有色依託生產流程“礦石流”主線,以“1張5G礦山專網+1個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N類5G智能設備和智慧礦山應用”,將5G專網、5G智能裝備、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智能礦山四個部分的生產要素全面連接,推進井下無人駕駛、井下定位、井下交通管理等的創新應用,有效提升了礦山生產的本質安全,助力效率提高、成本下降。
“智”造綠色
憑借5G工業專網的建成,迪慶有色運用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建立採選尾全流程的在線智能監控系統、無人駕駛運輸系統、選礦全流程智能無人操作系統、長距離智能化尾礦輸送監控系統,實現覆蓋地質、採礦、選礦、動力、生產管理全過程的智能化生產線,最大限度降低採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借助科技的力量,迪慶有色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有效防止和減少礦山開發對周邊環境和生物的影響。5G技術在金屬礦山的工業應用,使礦山整體生產效率提升了64%,並提高了礦山作業安全。
建成後的5G+鏟運機無人駕駛系統,實現井下穿脈內鏟礦、運礦、卸礦作業自動化、智能化,無需人工穿脈內操作。
在迪慶有色明亮整潔的地表遠程控制中心,員工在電腦操作平臺前熟練操控鏟運機進行礦石鏟裝運輸,井下實時傳回的視頻聲音清楚、畫面清晰,整個操控過程信號穩定順暢,實現了井下穿脈內鏟礦、運礦、卸礦作業全過程精確感知、精準控制,降低了生產安全風險,改善了員工工作環境。
“建設智能礦山,極大提升了礦山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了資源生產規模和質量,爲員工創造了更加良好的作業環境,礦山的競爭力也在持續提升。”迪慶有色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剡兵介紹說。
下一步,迪慶有色還將打造“全感知+全連接+全計算”智能模式,將其貫穿生產作業全場景。該企業將在現有網絡基礎之上,建設一張“有線+無線”工業互聯網,打造“1+1+N”(一張5G專網、一個平臺、N個應用),實現礦山運營管理、安全環保管理、能源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實行統一架構,完成智能運營管控等系統建設,爲礦山高質量發展賦能。
作爲中鋁集團智能礦山建設試點單位,中國銅業普朗銅礦將加快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推進智能礦山建設,傾力打造智能礦山標杆,爲行業和集團智能化建設提供“普朗樣板”。來源:今日中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