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鋁洛陽銅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銅加工)通過補劣勢、激活力、強黨建,實現有色金屬加工材產量同比增長2.67%,銷量同比增長1.59%,利潤同比增長62%,超額完成利潤考核目標,產銷規模和考核利潤均創歷史新高,交出亮眼的“成績單”,畫出困境突圍的“上揚線”。
補劣勢 突出“長板效應”
作爲一家老國有企業,洛陽銅加工曾創下我國銅加工史上諸多“第一”。但是,綜合加工能力強大的背後,也存在着成本管控難度高、加工費收入在市場惡性競爭中每況愈下等現實問題。銅加工企業如何“展翅高飛”?
2022年9月21日,在中國銅加工產業年度大會暨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銅陵)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作爲唯一的企業代表,洛陽銅加工黨委書記、總經理曹旗文作了題爲《活下來,走出去,實現輝煌復興》的發言,引起強烈反響。擴規模、提質量、降成本、深研發,是銅加工行業永恆的主題;強弱項、鍛長板,重塑動力與活力,是銅加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2022年,洛陽銅加工職業經理人班子圍繞質量、交期、客戶服務等內容,深入生產現場和市場一線,高密度走訪客戶、高效率響應客戶。該公司市場與現場的同向發力,帶來客戶端的“蝶變”,關鍵大單的交付爲超額完成全年利潤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這一年,該公司在銷量規模增長的基礎上,實現單位加工費收入較預算提高6.71%,同比增幅3.72%。
同時,洛陽銅加工依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委實驗室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組建以銅加工領域高層次人才爲核心成員的創新團隊,成功申報進入“國家隊”。在創新團隊等技術力量的推動下,該公司極大地提升了銅加工頭部工序供給能力,2022年高附加值新材料銷量同比增長90%、白銅等重點品種銷量同比增長95%。
激活力 引入“鮎魚效應”
幹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是洛陽銅加工“刀刃向內”推進國企改革的“殺手鐗”。
針對“主席臺”和“前三排”,洛陽銅加工砸掉“鐵交椅”、打破“鐵飯碗”,將“強激勵”與“硬約束”相結合,實行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淡化職級意識,強化崗位管理,強調“以業績論英雄”,考核結果與“帽子”“票子”掛鉤,實現剛性兌現。
自2021年實施職業經理人市場化改革以來,洛陽銅加工共有12名中層管理人員退出管理崗位,中層管理崗位減少21.4%,業務主管崗位減少34.2%,管理崗位由改革前的22%降至12.8%。
與職業經理人制度一同引入洛陽銅加工的是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該公司將產量、成本、利潤等核心指標考核,落實到單位、機臺、崗位,打破了“幹好幹壞一個樣”“多幹少幹一個樣”“幹與不幹一個樣”的舊機制。
在價值創造與授權同利的賦能下,洛陽銅加工在二級單位管棒廠、鋁鎂廠推行事業部制改革,在檢測公司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2022年,管棒事業部實現考核利潤同比增長3.5%,鋁鎂事業部淨利潤同比增長30.88%,檢測公司外部收入同比增長8.08%。
用機制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有效激發出幹部隊伍的活力,保障企業提高經營效率……衆多舉措爲洛陽銅加工的發展壯大注入了強大動力和澎湃活力。
強黨建 激發“聚變效應”
2022年,洛陽銅加工進一步完善“1+3+N”企業制度體系,即以公司章程爲核心,以董事會授權管理清單、“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清單、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爲基礎,以董事會、黨委會、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規則爲支撐。該公司從頂層設計上作出制度性規範,完成公司制度“立改廢”160項,全力破除影響和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頑瘴痼疾,把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爲治理效能。
洛陽銅加工黨委堅持“越是改革,越要加強黨的建設;改革到哪裏,黨建引領的作用就要發揮到哪裏”的黨建工作總基調,“生產經營出難題、黨建工作來破題”成爲該公司遇到難題時的重要法寶。
在2022年抗疫駐廠保產最艱難的60天裏,洛陽銅加工黨委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講活動。該公司職業經理人班子成員與職工同吃同住,經受住考驗的黨員隊伍帶領職工羣衆,以實際行動和優良業績打贏了這場攻堅戰。
洛陽銅加工黨委全力推動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雙向融合,充分發揮42個“黨員責任區”、12個“黨員創新攻關組”、56個“黨員示範崗”的載體作用。2022年,該公司共設立“兩帶兩創”活動項目44個,全年創造經濟效益780萬元,開展“對標先進,降本增效”勞動競賽項目6個,實施勞模創新工作室項目11項,2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分別獲得“中鋁集團職工創新工作室”“洛陽市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隨着“黨建+質量”“黨建+攻關”“黨建+降本”等陣地平臺建設的全面鋪開,該公司黨建工作創新活力、示範引領作用、特色黨建品牌效應均得到顯著增強,生產經營業績大幅提高。
2022年,是洛陽銅加工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該公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營管理,統籌改革發展和安全生產,實現了穩中求進、穩中向好,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歷史紀錄。展望2023年,該公司全體幹部職工堅定信心、接續奮鬥,全力以赴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