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亞洲電子交易時段,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略有上漲,主要是受到美元走軟的支持。上周五和周一LME因節日休市。
截至周二北京時間中午,LME的三個月期銅上漲0.22%,報每噸8,819.5美元。
上海期貨交易所成交最活躍的5月期銅下跌250元或0.36%,報每噸68,520元。
銅主要用於電力和建築行業,被廣泛視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晴雨表。繼2022年下跌13.8%之後,今年迄今期銅上漲5.3%,並曾在1月18日創下9550.5美元的7個月新高,因爲市場期待中國經濟增長以及需求復蘇。但是自那之後,期銅震蕩下跌7.6個百分點,主要因爲全球經濟前景令人擔憂。
上周倫銅跌幅達到1.5%左右,因爲美國經濟數據疲軟,進一步加劇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投資者現在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國消費者價格數據,以進一步了解美聯儲下個月加息政策的線索。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分析師表示,如果本周出臺的美國通脹數據強於預期,銅價進一步下行的風險依然存在。
周二美元匯率回落,對銅價構成支持,因爲這意味着美元定價的銅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更有吸引力,從而支持價格和需求。
周二中國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受食品價格下跌的推動,3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7%,爲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漲幅,低於2月份的漲幅1.0%,也低於經濟學家們預期的1.0%,反映出經濟復蘇仍然不平衡,需求持續疲軟。3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5%,爲2020年6月以來的最快降幅,高於2月份的降幅1.4%,這也是PPI連續六個月下跌。
行業消息包括,祕魯官員預計今年銅產量爲280萬噸,比2022年增長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