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3月21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四最終收跌,因美元走高,此前美聯儲發表鴿派言論和庫存下滑推動銅價跳漲至八個月高位。
倫敦時間3月21日17:00(北京時間3月22日01:00),三個月期銅收跌0.6%,報每噸6,421美元,此前觸及盤中高位6,555,50美元,這是7月以來最高水準。
一位分析師稱,美元收復部份稍早的失地,引發以美元計價的金屬被拋售。美聯儲周三放棄其對今年進一步加息的預期,導致美元下跌。
美元走升,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對其他貨幣持有者而言更爲昂貴。
周四,LME銅庫存減少2,825噸,至176,450噸,但仍較一周前觸及的自2008年低位上升約60%。
其他地區庫存水平穩健支持了全球同時並不如LME市場所暗示的那般緊俏的觀點。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2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長姆努欽將訪華,於3月28-29日舉行中美第八輪經貿高級別磋商。4月初,劉鶴副總理將應邀訪美舉行第九輪經貿高級別磋商。
花旗分析師Oliver Nugent稱:“市場總體對貿易磋商將最終和平解決感到樂觀。這也是爲何在一系列疲弱數據之下,銅價還能獲得支撐的原因。”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稱,2018年全球銅市場短缺38.7萬噸,而之前一年爲短缺26.5萬噸。
菲律賓鎳生產商DMCI礦業公司周四表示,預計2019年將是艱難的一年,因兩座礦場其中的一座仍然暫挺生產,而庫存幾乎耗盡。該公司是DMCI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稱,1月全球鎳市場供應缺口擴大至1,000噸,12月修正後爲短缺100噸。
LME鋅庫存觸及57,825噸的紀錄低位。不過現貨鋅較LME三個月期鋅溢價持於33.50美元,低於上周的55美元。
全球最大鋁生產商之一的挪威海德魯(Norsk Hydro)表示,因遭遇網絡攻擊,該公司旗下關主要煉廠目前只有50%產能處於運行狀態。
本周早期該公司遭遇網絡攻擊後部分生產受到影響,其被迫關閉一些金屬擠壓廠,同時其位於挪威、卡塔爾及巴西的大型冶煉廠轉向人工操作。
三個月期鋁收跌1.9%,報每噸1,899.50美元。
三個月期鋅下滑1%,報每噸2,835美元。
三個月期鉛下跌0.2%,報每噸2,041美元。
三個月期錫收平,報每噸21,375美元。
三個月期鎳收跌1.7%,報每噸12,99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