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1月12日消息: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並沒有引發銅價爆發性上漲的重演,2016年他意外獲勝後的情況就是如此。當時基金在銅期貨和期權上大舉做空,並引發了基金的大規模平倉。而這一次,在看似勢均力敵的結果出現之前,銅價處於避險模式。基金經理在上周大選前淨做多銅,但只是小幅做多。
此外,市場對中國的關注不亞於對美國的關注,因爲上周的另一件大事是中國人常委會的會議。周五中國宣布10萬億元(1.4萬億美元)減輕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負擔的計劃,令那些期待中國政府出臺更強有力的措施的金屬多頭感到失望。
就銅市而言,圍繞特朗普第二任總統的主要問題是,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是否會促使中國採取更多行動來啓動經濟增長引擎。銅價對美國大選的反應揭示了市場真正的焦點,即中國。
在特朗普宣布當選的上周三,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下跌4.1%,這似乎是對選舉結果公布後美元走強的下意識反應。截至上周四收盤,銅價已收復幾乎所有失地,因爲投資者認爲特朗普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的威脅將促使全國人大常委會開閘放水,以刺激經濟增長。但是周五人大常委會宣布的舉措實質上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債務互換,這令市場預期落空,引發了新一輪拋售。上周五銅價收於每噸9,443.50美元,周度跌幅爲1.3%。盡管上周波動較大,但是周度淨跌幅很小,與2016年(特特朗普首次上任時)的動蕩相去甚遠。
在這次勢均力敵的美國選舉前,基金持倉要輕得多。截至11月5日收盤,基金經理持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OMEX)期銅的20,714份淨多單。已經顯著低於10月初的41,127手。
目前市場顯然不確定如何定價特朗普可能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的利空前景,以及中國出臺更更多刺激措施可能帶來的的利好消息。美國關稅仍需幾個月才能出臺,不太可能對從中國到美國的金屬直接流動產生太大影響。
爲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出口,拜登政府已將中國鋁和鋼鐵產品的進口關稅提高三倍至25%。加拿大也做了同樣的事情,現在從被指控爲中國金屬轉運點的墨西哥進口,現在必須附有來自非中國原產地的證書。
更大的問題是對中國整體經濟的潛在影響,與8年前相比,中國經濟似乎更容易受到美國貿易戰的影響。這就是爲什麼銅價對美國大選結果的直接反應是關注中國會如何應對,而得到的結果是債務互換,雖然這是積極的做法,但短期內不太可能推動經濟增長。
美國大選可能暫時讓市場分心,但是銅市目光已經完全回到了世界上最大金屬用戶身上。金屬多頭希望美國政府更迭將引發中國刺激政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