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11月15日消息:周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OMEX)的銅期貨下跌,主要因爲美元匯率持續飆升,市場擔心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將會遏制頭號金屬消費國的經濟增長和金屬需求。
截至收盤,銅期貨下跌2.2美分到4.1美分不等,其中成交最活躍的2024年12月期銅下跌2.3美分或0.56%,報收4.0645美元/磅,爲9月10日以來最高價。
基準合約交易區間爲4.0595美元到4.172美元。
本周期銅下跌5.61%,爲7月19日當周耨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這也是期銅連續第二周下跌,上周下跌1.50%,目前銅價比5月20日的歷史峯值低了21.8%。
周五早些時候,工業金屬一度走高,因爲受到中國零售銷售數據的提振,數據顯示,作爲全球最大金屬進口國,中國消費增長幾乎趕上了工廠產量。到目前爲止,中國經濟復蘇依然不均衡,家庭支出落後於生產,因爲受到購物者和私營部門低迷情緒的抑制。
花旗集團周五將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5%,但是警告稱,關稅擔憂將是“增長擔憂的主要來源”。
工業金屬自9月底以來一直走低,自上周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以來,美元一路飆升,使得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吸引力下降,這加劇了市場看跌情緒。
周五美元匯率升至一年高點,對美元定價的期銅構成壓力。ICE美元匯率報106.615,本周上漲1.64%,本月上漲2.63%。美元走強使得美元計價的金屬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更爲昂貴,從而削弱需求和價格。銅價與美元走勢存在很強的負相關關系,一些基金利用美元和銅價的蹺蹺板關系構建交易模型,自動生成買賣信號。
本月迄今COMEX期銅(近期合約)下跌6.09%,今年迄今上漲4.38%,周五收盤價比去年同期上漲8.39%,因爲市場押注礦商產量難以跟上需求增長。從中長期而言,全球經濟綠色轉型、電氣化以及人工智能行業有助於提振這種在電力和建築行業用途廣泛的金屬的額外需求,而銅礦則面臨投資不足和生產中斷等擾亂。
從外部市場看,周五上海期貨交易所的12月期銅合約上漲250元,收報73,860元/噸,仍較一周前下跌3,240元或4.20%。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的12月保稅銅期貨上漲100元,報每噸65,160元,較一周前下跌3,190元或4.67%。
中國銅庫存持續下降,爲銅價提供了一些支持。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倉庫,11月15日的銅庫存爲130,465噸,比一周前減少9,197噸,這也是連續第四周下降,較6月18日的庫存168,425噸減少減少了22.5%。今年年初爲30,905噸。
周五,COMEX期銅基準合約的成交量爲73,523手,上一交易日80,488手;空盤量爲62,142手,上一交易日爲78,055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