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元調整,但特朗普預期持續
本周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偏強,其中10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4%高於預期,且上月由0.4%上修爲0.8%,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6千人至21.3萬人,市場認爲上月因波音裁員和颶風天氣影響造成短暫影響,就業韌性強,整體看就業和消費強勁的預期不斷強化。本周也有更多的美聯儲官員出面表示不急於降息。
特朗普證實一旦上任可能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以調動軍隊驅逐非法移民,本周還提名了鷹派商務部長,提名財長費什表示支持強勢美元,控制政府赤字,馬斯克領導的DOGE“提高政府效率部”已提出大規模裁員計劃。總的來說隨着特朗普過渡團隊工作開展,特朗普政策預期不斷強化、清晰,特朗普交易邏輯(降企業所得稅、推遲降息、貿易戰)繼續。
美股在本周回調後重新回升,主要聚焦於大企業財報,美元指數反彈創本輪新高。一是特朗普交易奠定美元強勢基礎,二是美、英批準烏克蘭使用兩國提供的遠程武器攻擊俄本土,而俄在周四使用一種新的中程高超音速導彈轟炸烏克蘭,衝突升級擔憂明顯升溫。不過在特朗普降低美國對俄烏戰爭參與度的前提下,戰爭規模升級的可能不大,地緣擔憂不會持續炒作。而美元指數技術上針對107年度頂部壓力的消化還沒有結束,近期可能在107下方反復震蕩。
歐洲方面,歐元區10月CPI同比增長2%符合預期,歐央行官員表示如果美國加關稅將令歐洲脆弱的經濟反彈承壓。歐央行官員暗示歐洲央行將在12月降息25個基點。日本方面,新首相石破茂提出1400億美元刺激計劃。
二、國內關注增量政策落實情況,市場維持託底狀態本周北京、上海、深圳分別宣布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限制,爲落實上周財政部發布的契稅、增值稅減免規定掃清障礙,廣州宣布將實施90米以下住宅的收儲計劃。另外10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出現回升。由於新出臺的契稅、增值稅減免規定主要作用於一線城市,可望繼續託住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回升勢頭。
另外財政部宣布已將6萬億地方債置換額度下達,據統計目前地方已發行置換債近9000億,草根調查也顯示部分地方資金到位市政工程進展提速。另外本月LPR利率維持不變,年內降息預期基本打消。高盛預計明年經濟增長將由出口驅動轉向刺激驅動,將顯著提高赤字率,降息空間可能在40個基點。另外上周五海關宣布取消一批出口退稅,從12月1日起執行。
總體來說,隨着特朗普交易持續,對貿易戰的擔憂加重,而增量政策逐步兌現,12月經濟工作會、明年兩會不斷推出新的增量政策的信心較強,國內處於託底有信心,向上缺乏彈性的狀態。
三、中期需求偏弱信號令價格反彈乏力
本周國內繼續逢低補貨節奏,但隨着價格反彈,下遊買盤積極性減弱。銅杆廠長單提貨正常,但新訂單減弱,符合我們對淡季深入,新訂單缺乏持續性的判斷。煉廠發貨不多,但港口非標銅到貨較多,本周四電銅社會庫存16.1萬噸,較周一增加0.2萬噸,較上周四減少0.3萬噸,降庫放緩。周五現貨已轉爲貼水20元。現貨進口盈利收窄到最低160元,精廢杆價差擴大到1000元,精銅杆的價格優勢幾乎消失。
消息面,海關在15號宣布取消銅材出口退稅,涉及出口量約50多萬噸。今年1-9月銅材出口61萬噸,同比增加19.6%,可能暗示已有一定的搶出口,本周還有搶出口行爲,但進入12月出口短期減少影響或較明顯。從中期看,國內一般貿易項下的銅材出口基本上可以轉爲加工手冊出口,預計供應鏈很快可消化政策影響。另外海關公布10月精銅進口38.6萬噸,環比增加3.8萬噸,1-10月累計進口323.4萬噸,同比增長7.8%。由於10月中旬以來進口窗口持續打開,預計11、12月進口環比仍有增量。此外大型煉廠因事故停產預計將在12月恢復生產,後期供應有增加預期。而消費偏弱,10月銅材產量196.7萬噸,同比下降0.3%,累計產量1927萬噸,同比下降1.1%。通常消費偏弱年份,淡季影響更爲顯著。另外貿易商和銅廠表示,明年長單需求偏弱,下遊因今年長單虧損擴大,對長單接受度不高。
ICSG最新月報預測今年1-9月全球精銅過剩35.9萬噸。
總體來說,本周隨着價格反彈,下遊補貨熱情開始降溫,顯示隨着淡季深入,對價格越發謹慎,隨着現貨升水結構轉弱,對價格的支撐也減弱。而長單需求不佳、過剩量較高等也導致對年末價格信心減弱,支撐下移。
四、結論
宏觀隨着特朗普政策預期形成,中期利多被削弱,基本面中期需求偏弱、過剩較高導致對年末價格預期偏空,價格反彈乏力,關注75000上方壓力,整體價格重心或震蕩緩慢下移。預計下周主要波動區間75000-73000。(邁科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