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邏輯:
宏觀:5 月中國官方制造業 PMI 爲 49.4%,低於前值的 50.1%和預期的49.4%,重回榮枯線以下,反應出內需與外需的疲弱。而且中美貿易關系再度緊張,在外部風險持續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甚。
供給:4-5 月國內銅冶煉廠檢修高峯已過,精銅供應將趨於充裕。
需求:隨着制造業淡季的逐步來臨,交通、家電需求逐漸轉弱。
庫存:上期所銅庫存 16.54 萬噸,環比減少 6827 噸;LME 銅庫存 21.2萬噸,環比增加 2.62 萬噸;COMEX 銅庫存 3.16 萬短噸,環比減少 189短噸。全球三大交易所庫存上周增加 1.92 萬噸至 40.61 萬噸。上海保稅區銅庫存上周減少 4.2 萬噸至 52.8 萬噸。
周度關注:
1. 中國 5 月財新制造業 PMI、中國 5 月信貸數據(待定);2. 美國 5 月 ISM 制造業指數、5 月 ADP 就業、5 月非農就業;3. 歐元區 5 月制造業 PMI 終值、一季度 GDP、歐洲央行利率決議。
周度觀點:
宏觀方面,5 月中國官方制造業 PMI 爲 49.4%,低於前值的 50.1%和預期的 49.4%,重回榮枯線以下,反應出內需與外需的疲弱。而且中美貿易關系再度緊張,在外部風險持續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甚。供需方面,4-5 月國內銅冶煉廠檢修高峯已過,精銅供應將趨於充裕,而且隨着制造業淡季的逐步來臨,交通、家電需求逐漸轉弱,供應壓力顯現,交倉風險增加。因此,短期銅價仍有下行壓力,但 G20會議臨近,中美貿易關系存在好轉的可能,如果雙方進入新一輪的談判期,那麼銅價也有可能出現反彈的修復行情。策略上,短期滬銅反彈拋空的思路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