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滬銅低開高收,主力合約跌0.15%,收於47310元/噸。18日,LME庫存減少3525噸至29.6萬噸,LME注銷倉單佔比持續減少至20.6%;SHFE銅倉單增加3430噸至6.7萬噸。而上周,SHFE庫存環比減少9871噸至15.2萬噸,上海保稅區銅庫存環比減少1.9萬噸至31.8萬噸,保稅區已連續減少已達19周。量價方面,18日滬銅所有合約較上一交易日成交量增加4138手至25.7萬手,持倉量增加9950手至58.7萬手。其中,主力合約前20名買單持倉量減145手至7.1萬手,前20名賣單持倉量增1699手至8萬手。今日1910合約與1911合約繼續顯back結構,價差50元/噸左右。
現貨方面,18日洋山銅倉單溢價75美元/噸,這兩日稍有下降。前一日LME現貨升貼水爲-32美元/噸,升貼水隨盤面下跌而下降。據SMM,18日上海電解銅現貨對10月合約報價升水160~升水210元/噸,各品牌升貼水較昨日提升40-50元/噸。整體而言,貨緊價高,貿易商詢價活躍,動權仍掌握在持貨商手裏,高升水格局暫難改變。
行業層面,據中國海關總署消息,8月流入中國的未鍛造銅(包括陽極銅、精煉銅和半成品)達40.4萬噸。較7月份的42萬噸下降3.8%,同比下降3.8%。未鍛造銅進口下降與8月傳統消費淡季需求下降有關。而中國8月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同比增9.2%,1-8月累計同比增10.5%。據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精煉銅產量80萬噸,同比增加8.1%,1-8月累計值615.2萬噸,累計同比增5.8%,產量高於SMM調研數據。國內銅精礦產量提升爲國內冶煉產能增加和進口銅精礦增加導致。
另據SMM統計,8月份銅材產量169.8萬噸,同比增長5.2%,1-8月累計1296萬噸,累計增9.5%,銅材產量增加可能與電網建設耗材增加所致。8月黃銅棒企業開工率爲67.56%,其中小型企業開工率下降較明顯,與廢銅供應原料趨緊有關。進入9月,電線電纜消費有繼續回暖跡象,交易所庫存陸續減少,保稅區庫存持續下降,“金九銀十”預期較樂觀。
宏觀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零總額和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均低於前值和預期,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不改。近日,歐洲央行宣布降息並重啓QE,中國央行加大逆周期調節,開啓全面降準,全球負利率背景下政策持續加碼,利好銅價。且市場對9月消費改善有預期,對銅價有支撐作用。在供應偏緊需求存預期背景下,銅價探低回升後上漲可期,但過程可能並非一帆風順。同時,密切關注凌晨美聯儲利率決議和宏觀變動。
策略:
1. 單邊:謹慎看多,逢低做多;2. 跨市:若進口盈利開啓可正套;3. 跨期:暫無;4. 期權:買入看漲關注及風險點:
1. 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導致需求疲軟;2. 電網投資不及預期;3. 避險情緒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