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市邏輯:
中期邏輯:全球銅精礦供應未來5年剛性增量比較小,而彈性增量主要取決於價格,而精煉產能雖然投放較多,但是受限於銅精礦供應,實際供應增量不足以使得銅價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銅價格築底預期明顯。
短期邏輯:上期所庫存大增,整體是供應向國內市場集中的一個表現,全球庫存則基本沒有增加,而原料供應偏緊,加工費日趨下降,冶煉企業獲利艱難或限制未來供應;而需求端兩大核心消費領域均表現尚可,因此,整體銅價格依然以尋找買入機會爲主。
走勢分析:
當日走勢:6日,滬銅整體有所反彈,依然處於震蕩格局之中。
6日現貨市場貼水小幅收窄,現貨市場成交一般,現貨貼水幅度有所收窄。
精煉銅進口虧損有所擴大,短期虧損已經限制實際進口,洋山銅升水幅度近期已經平穩,而此前實際進口造成上期所庫存回升,以當前的現貨和期貨價差結構,依然有利於現貨向期貨的轉移,6日上期所銅倉單繼續回升。而LME庫存則繼續延續下降格局,整體全球庫存我們認爲回升格局或已經進入尾聲。
上遊方面,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丁士啓向今年的全國兩會提交了《關於加大供給側改革,限制國內銅冶煉產能無序過快增長的建議》。“在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的情況下,目前我國銅精礦原料需求增長過快,原料供應出現嚴重不足,同時,銅冶煉產能還出現盲目擴張的態勢,已呈現出過剩的局面,威脅着我國銅行業的整體利益和發展。”丁士啓說。
銅冶煉產能由此進入風浪口,但在建議採納之前,影響或有限,當前限制精煉銅供應的主要是原料供給。
原料方面,祕魯正在逐步上調其對於礦業的投資與生產的計劃。新能源與礦業部長Angela Grossheim表示面對國家的政局動蕩,祕魯礦業依舊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Grossheim與他的團隊在未來10年內預計提高14%至580億美元用於祕魯的礦業項目。在未來四年內,會有30%的資金將率先用於礦業投資。Grossheim計劃到2021年成功提高30%的銅礦產量至300萬噸。整體上祕魯的計劃,和此前變化不大,未來供應平均增量大約10萬噸/年,比較有限。
下遊需求方面,2018年中國國家電網計劃電網投資4989億元,較2017年計劃投資4657億元增長7.1%,2017年實際電網投資4853.6億元,同比2016實際電網投資額下降2.5%。
國家電網2015、2016、2017年實際投資應用於特高壓領域較多,而特高壓對銅需求推動力弱,在當前特高壓建設高峯已過的情況下,2018年的投資在配電網領域會有更多的分配,有利於銅的消費。
另外,短期方面,SMM初期的下遊調研情況來看,下遊廠家生產恢復較快,訂單情況良好,部分企業年後消化庫存爲主。下遊需求整體上並不是很弱。
綜合情況來看,我們認爲,2018年因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加上國網投資的跟進,電力電纜銅需求或是主要的亮點;而原料的緊張則限制精煉銅的供應,加上淡季庫存累積基本上即將結束,因此,銅市場主要關注買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