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點:
量價:17 日,滬銅低開高收,主力合約收於 46650 元/噸,跌 0.49%。滬銅所有合約較上一交易日成交量增 3.1 萬手至 22 萬手,持倉量增 1.8 萬手至 56.8 萬手。其中,主力合約CU1912 前 20 名買單持倉量增 501 手至 7 萬手,前 20 名賣單持倉量增 1194 手至 8.6 萬手。
庫存倉單:17 日,LME 庫存減 475 噸至 27.5 萬噸,LME 注銷倉單佔比 22%,連續兩周下滑。SHFE 銅倉單較 16 日減 1745 噸至 6.3 萬噸。
現貨方面: 17 日,洋山銅倉單溢價 83 美元/噸,較昨日回升 2 美元/噸。而上日,LME現貨升貼水爲-30 美元/噸。據 SMM,17 日上海電解銅現貨對近月合約報價升水 50~升水80 元/噸,較昨日有所上調。整體而言市場成交一般,持貨商報價堅挺而貿易商維持剛需,供需雙方重顯拉鋸僵持態勢。
(1)17 日,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組(CSPT)在上海召開會議,敲定 4 季度銅精礦 TC 66美元/噸,較 3 季度的 55 美元/噸增長 20%,略高於市場預期。(2)據海關總署周一公布數據顯示,9 月中國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爲 44.5 萬噸,環比上升 10.1%,同比降 14.6%。
1-9 月中國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總量爲 353.9 萬噸,同比下滑 11.3%。9 月我國進口銅礦砂及銅精礦共計 158 萬噸,同比下滑 18.1%;1-9 月累計進口量爲 1600 萬噸,同比上升 6.8%。
(3)Oz Minerals 發布報告稱,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表現穩定,故保持 2019 年銅產量預期不變,仍爲 10.3 萬-11.55 萬金屬噸。(4)力拓公布的報告顯示,2019 年第三季度銅產量爲15.8 萬噸,同比減少 1%,環比增長 15%,反映出 Kennecott 銅品位較高,埃斯孔迪達(Escondida)銅礦銅產量增加;前 9 個月產量爲 43.76 萬噸,同比減少 4%,全年產量指導不變。必和必拓(BHP Group Ltd)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 財年第一季(截至 9 月30 日當季)銅產量達到 43 萬噸,自澳大利亞和智利的供應受擾事件中恢復,較上年同期增長 5%。此外,(5)據 SMM 調研數據顯示 9 月份銅管企業開工率爲 78.06%,同比超預期回升 6.11 個百分點,環比回升 5.02 個百分點;9 月廢銅制杆開工率環比回升 6.28%,同比增加 6.83 個百分點。9 月份銅板帶箔企業開工率爲 70.62%,同比下滑 6.16 個百分點,環比回升 1.16 個百分點。9 月漆包線開工率爲 70.35%,與 8 月相比環比上漲 0.31%觀點:近日南美礦區罷工風波再起,生產再生不確定因素,但預估影響有限。加工端,下半年國內新擴建的產能項目不斷推進,而市場多方調研均反應 9 月電解銅產量或將環比減少,產量不及預期,主因陽極銅和廢銅供給緊張所致。目前,TC 維持低位,供給緊張局面或由礦端轉向精煉銅端。近日,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組(CSPT)敲定 4 季度銅精礦TC 66 美元/噸,較 3 季度的 55 美元/噸增長 20%。9 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延續下滑,進口銅礦砂及銅精礦同比超預期降 18.1%,爲前期需求疲憊所致。但 9 月份銅管企業開工率超預期同比回升 6.11 個百分比,各銅材開工率均環比增加,反映下遊需求存在邊際改善。目前,交易所庫存維持低位,保稅區庫存持續下降。且電網領域電源投資和電網投資增速差仍然存在需求的未兌現預期,四季度需求有待進一步發力。整體而言,供應端對銅價拉漲作用有限,趨勢行情仍取決於需求。
策略:
1. 單邊:中性;2. 跨市:若進口盈利開啓可正套;3. 跨期:暫無;4. 期權:暫無關注及風險點:
1. 經濟下行拖累需求;2. 電網投資不及預期;3. 宏觀風險近期供需邏輯:
供需來看,進口精煉銅現貨 TC 持續低迷,粗銅、銅杆加工費仍維持低位,表明供給偏緊局勢不變,但目前並未給冶煉廠和加工商的生產帶來影響,各類型冶煉廠開工率相對較高,短期銅供應仍處於較高位。中國 8 月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精銅礦產量同比均顯增幅,由於 8 月傳統消費淡季需求不足,出庫速度緩慢,庫存有一定累積。8 月銅管等銅材等下遊開工率處於低位且有所下滑,地產施工和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逐漸下滑,空調汽車等下遊需求也難言利好。但 7、8 月電線電纜企業開工率同比上升,精銅制杆開工率好於預期,電網投資有所回升。9 月,電線電纜消費有回暖跡象,交易所庫存維持低位,保稅區庫存持續下降。
中期來看,電網領域電源投資和電網投資的增速差依然存在,下半年來自電網領域的訂單或將增多,電網投資有望下半場繼續發力。中長期隨着 5G+工業互聯網線路的持續鋪進,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的啓動,需求存在利好。供應端來看,礦源端已經很難依賴礦商降低成本來帶來利潤,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銅礦品位下降是較爲普遍的問題,這對於整體原生精煉銅的成本變化是有擡升趨勢的。且從十大銅精礦企業新增產能進展來看,預估較大程度後延,下半年銅精礦維持偏緊格局不變。另外,考慮到 2019 年長協加工費比較高,而 2020 年長協加工費較低,因此,一旦執行新的長協加工費,產量受到影響的概率較大。總體而言,全球銅精礦供應未來 5 年剛性增量比較小,而彈性增量主要取決於價格,而精煉產能雖然投放較多,但是受限於銅精礦供應,實際供應增量不足以使得銅價格再度大幅下跌。庫存方面,含保稅區全球總庫存持續下降且處於近三年低位,隨着庫存周期調整,中期銅價格具有築底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