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0 月滬銅整體維持區間內低位震蕩。10 月以來,全球宏觀經濟數據表現疲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中國不斷加碼逆周期政策維持經濟平穩運行。月初正值國慶,國內休市,外盤權益市場大跌,倫銅急速下挫,假期結束時倫銅已觸底反彈,滬銅 10 月 8 日小幅低開 46830元/噸,後續受經濟疲軟影響,10 月 10 日最低跌至 46480 元/噸。月中宏觀弱情緒保持,但受供應端緊缺影響下方支撐有力,銅價在46500-47200 元/噸區間內震蕩。月末宏觀利空消化,疊加消費有一定的好轉,銅價震蕩向上。截至 10 月 25 日收盤,CU1912 合約收於 47390元/噸,較上月收盤價上漲 110 元/噸,漲幅爲 0.2%。
現階段而言,銅精礦供應緊缺有一定緩和,本月 TC/RC 從年內低位持續上漲,CSPT 談判小組敲定 4 季度銅精礦 TC66 美元/噸,較 3 季度增長 20%,主流 TC 預計還將有一定上漲。下遊需求同樣有一定改善,從 9 月的消費數據來看,國家逆周期調節政策效果初顯,家電汽車電力等行業產銷量同比降幅均有所縮減,前期銅價供需兩弱格局同步改善。此外,在經濟周期持續疲軟的背景下,宏觀利空已經反映在價格上,如果需求有進一步的改善,將會帶動銅價上揚。
對於 11 月銅價,我們認爲會有一定的上行空間。需要重點關注宏觀層面消息及下遊需求問題。就目前供需矛盾不突出的情況下,宏觀層面的情緒的影響會左右銅價的平臺內震蕩,一旦電網消費預期有一定兌現,銅價將有上行機會。
中長期而言,未來幾年銅礦的供應缺乏彈性,主要銅礦生產國的產量增幅有限,對銅價形成較強支撐。消費的增長是銅價能否上行的關鍵,電網領域訂單預期增多,可能成爲拉升銅價的主導因素。
操作上:CU1912 合約於 46800 元/噸至 48000 元/噸區間震蕩,操作建議 47000 元/噸下方買入,止損 46450 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