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顧 上周初,因 11 月美國 PMI 數據不佳,且特朗普發表中美貿易和中歐貿易的悲觀言論,拖累盤面下行。隨後美方關於貿易觀點突然樂觀,中方也表示將豁免部分進口美國大豆和豬肉關稅,市場風險偏好上升。且美國 11 月非農數據超出預期,盤面大幅反彈。
海外市場 11 月全球主要國家制造業 PMI 有所改善。首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 錄得 50.3,連續 4 個月上升,且重返 50 上方。美國 ISM 制造業雖低於前值,但 Markit 制造業均表現靚眼。歐元區制造業雖低於 50,但高於前值。新興經濟體重,巴西和印度 PMI 均高於 50,印尼和馬來西亞均高於前值。從其他經濟數據來看,歐元區德國工業數據不及預期, 10 月工業訂單按月減少 0.4%,市場估計會增加 0.3%。當前歐元區雖有反彈預期,但美歐面臨數字稅的糾紛,給未來經濟走向增添了不確定因素。美國經濟依然超預期強勁, 11 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26.6 萬人,好於預期的 18.3 萬和前值 12.8 萬。整體來看,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減緩,對銅價有一定支撐。但各國貿易爭端依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也爲銅價走強帶來隱患。
國內市場 當前國內宏觀依然存下行壓力,10 月經濟數據不及預期,11 月進出口數據也表現不佳。11 月出口 2217.4 億美元,同比增長-1.1%,對美出口進一步下滑,貿易衝突依然對經濟有拖累。進口 1830.1 億美元,同比增長 0.3%,內需較有支撐。12 月 6 日政治局會議釋放積極信號,後期或會提出更大力度的逆周期調節,基建和制造業都有望受益,國內經濟當前處於磨底過程。
後市展望 上周五中方宣布將豁免部分進口美國大豆和豬肉關稅,中美貿易現利好跡象,且美國非農數據超預期,銅價大幅拉升。整體來看,全球主要國家經濟有所改善,摩根大通 11 月 PMI 再次站在榮枯線之上,銅價底部有支撐。但中美、中歐等國家貿易爭端依舊充滿不確定性,會持續成爲價格走勢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