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內外部經濟壓力下,經濟結構調整與改革目標的博弈
短期矛盾:宏觀情緒邊際變化,中美協議籤署,美伊風險變化
我們的觀點:12月CPI同比4.5%,持平於前值,低於預期。豬肉價格的回落緩解了通脹上行壓力,市場對豬肉引起的通脹擔憂減少,但不得不注意美伊事件推高的油價是否成爲影響通脹的短期因素,總體市場偏向通脹較可控。同時,PPI同比爲-0.5%,較上月降幅收窄。且看1月來原油價格、工業原料價格同比情況,PPI有望繼續改善,因此一季度通脹對於貨幣政策的掣肘不足爲慮。截至上周,1月專項債合計發行規模較去年大漲3倍之多,且結構上明確流向基建的比例超2/3。數據上來看,國內經濟去年收官平穩,今年開局穩健,制造業PMI 11、12月企穩在榮枯線上,對全球經濟傳遞了積極信號。疊加專項債的大規模超節奏的發行,貨幣政策暫無通脹擾動,一季度經濟基本面持穩的預期較爲堅定,且微觀上亦屬於驗證真空期,但中長期來看,壓力仍在。上周現貨市場交投逐漸冷清,供需兩淡的局面。1月精銅產量也受到假期、環保限產等影響整體開工有所下降,下遊尤其小廠已於本周尾逐漸進入放假返工模式,消費愈趨愈淡。按照當前預期,1月電銅國內顯性庫存預計增6萬噸左右,預期低於往期春節當月增庫水平。顯性庫存極低且未來增庫預期弱、企業庫存亦低,給予銅價穩固支撐。基準假設下,銅價持續高位震蕩模式,等待新變量的出現定奪方向,即中國宏觀經濟或供應端問題進一步明朗。需要關注美伊風險利空是否階段性緩和,及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籤署情況。
策略:如果美伊衝突繼續打壓銅價,可考慮逢低買入
風險:中美衝突意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