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市邏輯:
中期邏輯:全球銅精礦供應未來5年剛性增量比較小,而彈性增量主要取決於價格,而精煉產能雖然投放較多,但是受限於銅精礦供應,實際供應增量不足以使得銅價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銅價格築底預期明顯。
短期邏輯:銅供應和需求方面均在變量,贊比亞和第一量子的博弈或導致6萬噸供應的收縮,而當前銅需求依然維持季節旺季;中美貿易摩擦彈性較大,如果貿易戰規模限制在500億美元以內,或對供應的傷害更大一些,供應將主導銅價;如果規模比較大,可能或波及全球經濟,對需求的傷害就更大一些,需求將主導銅價,不利於銅價格。
走勢分析:
當日走勢:7日,滬銅整體震蕩。
7日現貨市場整體小幅升水,市場成交較弱,下遊企業入市不多;另外,1805合約即將面臨交割,不過當前的持倉較去年同期大幅放大,顯示出1805合約的交倉興趣比較大,主要是此前稅率下降囤積的貨源缺乏現貨市場的變現渠道,最終集中於期貨市場。
不過,最終大面積交割也不太現實,預期最終是以移倉爲主,這意味着遠期合約相對1805合約價差將繼續收窄。
LME 7日休市,上期所倉單7日有所增加,另外上周上期所庫存也大幅增加,主要是交割變現所致。
原料方面,銅精礦加工費7日小幅上調,從國內現貨的情況來看,或是冶煉企業主導的結果。精廢價差有所收窄,主要是廢舊銅價格小幅補漲,中國對來自美國的廢舊進口收緊,影響廢舊銅的供應預期。
需求方面變化不大,據SMM調研數據顯示,4月份銅杆企業開工率爲83.71%,同比增加12.16個百分比,環比增加4.31個百分比。預計5月銅杆企業開工率爲82.68%。
從後驗數據來看,銅需求繼續維持,目前來看,可以延續至6月份。
綜合情況來看,供應方面由於贊比亞稅收政策以及中國收緊來自美國廢舊政策,存在變量風險,不過,此前稅點博取導致的貨源也會比較多,短期集中在1805以及相近合約,所以供應也不會缺乏,而需求當前也處於旺季,因此,供需兩旺的格局之下,銅價格或仍然以震蕩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