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4 日,滬銅主力合約 CU2006 報收 41,780 元/噸,漲跌幅 0.17%;持倉量 323,962 手,持倉量變化-2,849 手。倫銅 LME3 報收 5,188.00 元/噸,漲跌幅 0.53%。LME 銅投資基金多頭周持倉 16,053.86手,持倉量變化 503.87 手;空頭周持倉 22,873.59 手,持倉量變化-834.40 手。
現貨方面,上海電解銅現貨對當月合約報升水 160 元/噸-升水 180 元/噸。平水銅成交價格 42,085 元/噸-42,125 元/噸,升水銅成交價格 42,095 元/噸-42,135 元/噸。進口盈虧 300 左右。廢銅方面,廣東光亮銅報價 39,100 元/噸,上漲 100 元/噸。
目前祕魯物流狀況已有所好轉,境內汽運運輸開始有條件開放。若汽運恢復順利,銅精礦供給緊張問題或將在五月中上旬迎來緩解,TC 有望上漲。多數國家公布的 4 月 PMI 表現不佳。美國、歐元區、德國和日本制造業 PMI 初值分別錄得 36.9、33.6、34.4 和 43.7,均不及前值和預期。目前,歐洲消費預期仍然悲觀,德國 5 月 Gfk 消費者信心指數錄得-23.4,小於前值 2.7 和預期-1.8。但其他地方疫情的影響在逐漸減弱,美國 4 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 71.8,好於前值 71 和預期 68;韓國第一季度 GDP 同比 1.3%,好於預期 0.6%。歐洲國家疫情逐漸好轉,美國也進入平臺期。意大利、法國、西班牙新增新冠死亡病例降至逾 1 個月來最低,英國和美國紐約州的新增死亡數爲 3 月末以來最少。意大利將從 5 月 4 日開始逐步解除防疫封鎖,西班牙和法國也在考慮類似舉措。
疫情對工業生產和消費的影響短期內不會消除,但市場預期已經逐漸轉向樂觀,盤面下行壓力有限,預計走勢震蕩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