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內外部經濟壓力下,經濟結構調整與改革目標的博弈。
短期矛盾:下遊消費回歸節奏以及政策刺激力度。
我們的觀點:中國4月制造業PMI回落至50.8%,雖然仍然處於擴張範圍,但較3月小幅回落1.2個點。國內的復工復產是主要拉動項,拖累來自於出口訂單。基本面上,銅精礦指數較上周環比再下降2.17美元/噸,供應緊張的壓力還在持續。南美地區疫情接近平臺期,但非洲確診還在上升,綜合來看供應的壓力仍在。而下遊方面,國內的消費持續改善,近期的價格也受此支撐,此前基建加速趕工,當前復工下建築業趕工也帶來下遊需求,帶來4月份的線纜企業開工率已經大幅提升到100%,疊加廢銅替代,導致國內持續維持去庫加高升水狀態。而6月份進入國網交貨的傳統旺季,今年6月份交貨量更是突破2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國內去庫的趨勢或仍將延續。海外的現貨仍然較弱,lme的現貨貼水擴大至30.5美元,內外盤分化導致進口窗口打開,導致洋山銅的溢價逐步上升到100美元。當前雖然美國經濟還在惡化,銅市場長期面臨過剩的局面,但短期國內消費回歸帶來了價格支撐,去庫還在延續,長期過剩的局面可能不會在近期快速兌現。
投資策略:觀望
風險提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