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內外部經濟壓力下,經濟結構調整與改革目標的博弈。
短期矛盾:疫情對供需的實際影響以及政策刺激力度。
我們的觀點:中國4月制造業PMI回落至50.8%,雖然仍然處於擴張範圍,但較3月小幅回落1.2個點。基本面上,銅精礦指數較上周環比再下降2.17美元/噸,供應緊張的壓力還在持續。南美地區疫情接近平臺期,但非洲確診還在上升,綜合來看供應的壓力仍在。而下遊方面,國內的消費持續改善,此前基建加速帶來部分趕工,當前復工下建築業趕工也帶來下遊需求,4月份的線纜企業開工率已經大幅提升到100%,同時廢銅供應的緊張也加劇了精銅緊張的局面,導致國內持續維持去庫加高升水狀態。而6月份進入國網交貨的傳統旺季,今年6月份交貨量更是突破2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國內去庫的趨勢或仍將延續。當前的銅價已經反映了銅市場基本面偏強的狀態,歐美地區也有國家開始陸續討論復工復產的可能性,但銅價是否會因此持續的上漲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該變量需要時間來逐步地驗證。而短期之內的快變量是中美貿易關系惡化,疊加上美國疫情數據沒有改善的信號,聯邦基金期貨顯示美國有繼續實施負利率的可能。在國內消費偏強的狀態下,全球的經濟壓力還未完全解除,不利於價格持續向好。
投資策略:持續上漲動力待考驗,偏弱對待。
風險提示:政策刺激超預期,需求下滑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