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保持樂觀,銅價維持強勢
現貨方面:根據SMM,節後三日升水逐日走低。上周滬期銅呈現階梯式上揚態勢,節後開市報價升水較節前略有提高,但隨着盤面的連續反彈,持貨商高位換現意願愈發加強,爲求出貨成交放鬆了挺價態度有可壓價空間,買方則謹慎觀望情緒逐漸提高,部分貿易商節後一度爲自身低庫存適量補庫,更青睞於低價貨源,下遊企業多維持剛需。實際成交從周三開市升水130~160元/噸周末時下調至升水100~140元/噸,周內大貿易商引領市場交投。
觀點:美歐逐步解除封鎖、重啓經濟及冠狀病毒疫苗迅速研發等消息提振了市場情緒。國內銅現貨保持升水,消費情況較爲樂觀,SHFE庫存持續走低。據SMM調研,預計5月線纜企業開工率爲103.11%,環比增加2.66個百分點,同比增加11.04個百分點。銅精礦進口受到海外疫情影響,供應下滑,盡管祕魯等國五月逐漸開放物流,但供應恢復正常預計要六月中旬,五月銅精礦供給仍偏緊,在硫酸漲庫問題緩解情況下,抑制冶煉廠擴大產量,銅價仍保持偏強震蕩。根據人民銀行發布的《2020 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海外形勢惡化導致了全年經濟衰退成定局,國內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面對的挑戰以及不確定性增多。海外應對疫情仍缺乏國際協調性,全球疫情仍存反復可能性,面對不確定性,國內通過靈活穩健的貨幣政策,重視經濟增長以及就業目標,加強產業鏈復工復產的協同配合,降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中期仍有由於各國經濟停滯或復工復產不及預期等造成的產業鏈流動性受阻風險,仍需關注全球疫情的變化以及國內政策落實程度。
中線看,原料端,2020年銅礦山增產的項目並不多,銅精礦長協TC、進口粗銅長單Benchmark較2019年均大幅下滑,原料供應相對於冶煉產能的緊張局勢仍然存在。2019年四季度銅精礦、電解銅及銅材進口同比增幅明顯擴大,國內精煉銅和銅材產量大幅增加,這與下半年電網投資環比增加和汽車、空調等產品的邊際好轉有關,也部分建立在市場對2020年基建加碼、地產後周期消費向好的良好預期基礎上的。但需關注國家電網將2020年電網投資計劃定在4080億元,預計這一投資將比2019年的4500億同比下降8.8%,電網投資的大幅縮減對銅消費將產生直接衝擊。
策略:
1. 單邊:中性,觀望;2. 跨市:暫無;3. 跨期:暫無;4. 期權:暫無
關注及風險點:
1. 銅供應是否超預期釋放;2.海外疫情是否持續蔓延;3.下遊復工及生產節奏是否持續放緩;4.逆周期政策是否持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