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份基建投資繼續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不免令人擔憂 下半年這一現狀是否會繼續延續。基建資金來源以自籌資金爲主,其 中政府性基金、城投債和PPP是主要項目。城投債由於剛性兌付被打 破,以及部分省份評級下調,在目前的評級調整的高峯期部分城投公 司發債困難,因而淨融資額可能持續萎縮。PPP項目淨增量與17年相 比變化不大,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用於基建的支出大幅增加,因而 政府性基金有望成爲對資金來源支撐力度最大的分項。按照市場的預 估,目前對基建投資的增速普遍預計在12%上下,因此2018年增速或 將低於去年的14.93%。
由於印度韋丹塔Tuticorinli冶煉廠關停事件,國內銅精礦供應出現 邊際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Tuticorinli復產,國內將再次重現精 礦供應緊張問題。而且由於下半年新建投產更多,市場普遍不看好 2019年的TC。我們預計今年全球銅礦供應增量在60萬噸附近,大概率 無法滿足國內冶煉廠需要。但今年是礦緊錠不緊的一年,在需求走弱 背景下,預計對銅價支撐有限。另外印度銅需求增長率7-8%,讓部分 人士看好對銅價的帶動作用,但我們對此持不同看法。一帶一路64國 包含印度,精銅消費總量只有400萬噸左右,與10年前的中國消費量 相當。但當年中國精銅消費增長率高達兩位數,而一帶一路64國消費 增速只有3-4%,因此還無法重演當年的“中國作用”。
我們認爲今年中國經濟全年表現不會太差,但也不可過度樂觀。 近期國內現貨市場表現一般,滬銅庫存去庫力度不足。總體看基本面 供需矛盾仍然不突出,預計本周銅價表現或將偏弱,繼續測試上方 52000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