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出現結構性分化,由於疫情整體增長新增爆發區域從歐美發達國家逐步轉向南美中東南亞等欠發達地區,這種變化使得疫情對全球經濟增長特別是服務消費行業的負面影響顯著減弱,金融市場在流動性寬鬆背景下隨歐美復蘇邏輯下反彈,暫時忽略欠發達地區疫情爆發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整體影響,未來仍需要警惕病毒南北半球共振及歐美季節性傳播威脅。對於有色產業而言,疫情熱點轉移刺激供應擾動題材炒作升溫,此前領漲商品市場的鐵礦及銅鋅白銀等金屬資源有相當高比例以來自南美地區供應,但供應題材擾動難以完全修復年內有色供需平衡。
7月以來,國際金融市場顯著分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連續第4周收縮,且美國新冠單日新增再創新高,歐股下挫美股分化,中國股市及金屬等大宗商品迭創新高的背後,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寬貨幣寬信用帶來流動性充裕和通脹擡頭的刺激,並蓋過海外疫情二次爆發威脅。有色短期供應擾動、國內低庫存等多頭題材支撐現貨,考慮到短期流動性寬鬆、產業可流通庫存偏低及近月擠倉風險仍較大,預計有色金屬高位震蕩爲主,建議客戶在反彈過程中控制單邊敞口,產業客戶利用虛擬庫存和對衝交易靈活調整敞口風險,國際跨市正套獲利平倉,國內銅鋁跨期8-9正套獲利離場,並考慮向後移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