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
觀點:近月合約綜合受益,繼續關注期限結構機會信息分析:
(1)1807合約持倉量下降至3.47萬手附近,不過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7萬手,由於距離交割日僅僅剩下三個交易日,交割的博弈驅使倉單不得不對應增加。上期所倉單12日有所增加,盡管當前現貨市場整體有利於期轉現,但因交割博弈,倉單有所增加。
(2)LME庫存12日整體下降,歐洲和亞洲倉庫繼續下降,美洲庫存持平, LME庫存整體回落,我們認爲LME的庫存格局依然不變。當前LME庫存降低至26.3萬噸。
(3)消息面上,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Plc)周三稱,該公司向旗下智利Escondida銅礦的工人工會提供了一份新的勞工合同提案,內容包括根據通脹調整薪水,以及每名工人23,000美元獎金。最新的合同提案未能滿足工會之前提出的部分需求。
(4)印尼總統Widodo稱,印尼國企Inalum已與自由港達成初步協議,前者對Grasberg銅金礦的控股比例將增至51%。
(5)下遊需求方面,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8年6月,汽車生產228.96萬輛,環比下降2.33%,同比增長5.77%;銷售227.37萬輛,環比下降0.61%,同比增長4.79%。1-6月,汽車產銷1405.77萬輛和1406.65萬輛,同比增長4.15%和5.57%。
邏輯:中國冶煉產能的逐步投放,將加大精煉銅的供應,未來供應彈性增加。不過,短期6、7月精煉銅產量或均不是很高,而從下遊需求來看,特別是銅杆開工率上,需求收縮並不明顯,因此,短期現貨市場或一定的好轉,使得銅價格企穩,但因當前庫存還比較高,限制價格表現。銅供應雖然整體上是以寬鬆爲主,但是近期匯率、冶煉產能投放進度以及需求季節變化均有利於近月合約,特別是1808合約,因此關注期限結構機會。
操作建議:短多操作
風險因素::庫存增加、人民幣貶值
鎳
觀點:鎳進口盈利出效果,鎳倉單響應回升
信息分析:
(1)12日,進口鎳對金川鎳貼水擴大至600元/噸,而進口鎳對電子盤升水回落至100元/噸。12日,精煉鎳板進口轉成虧損,不過此前幾個交易日進口窗口打開的時間較長,因此此次窗口打開較爲完全。
(2)LME庫存12日有所回升,回升510噸,雖然LME下降的趨勢不變,但短期的回流依然會對市場氛圍產生一定的影響。
(3)上期所鎳倉單回升223噸,國內倉單在進口窗口打開之後,首次出現倉單增加,在現貨進口盈利的情況下,倉單短期增加是屬於正常情況,關鍵在於增量,而鎳板真實進口量將決定未來行情的力度。
(4)鎳鐵鎳礦方面,12日,鎳礦鎳鐵繼續報平,消息面上,據SMM調研了解,華東某不鏽鋼廠本周招標價1090元/鎳點,到廠含稅,成交逾2000噸,此價格較上周下調10元/鎳點。
(5)不鏽鋼市場方面,12日不鏽鋼企業指導價格整體持平,不過,現貨市場報價較爲積極,有所上調;但市場響應能力較弱。不鏽鋼市場變化不大,整體價格相對較爲堅挺。
邏輯:宏觀面上,中期擔憂貿易戰擴大,而短期或是實際影響不及預期;而鎳整個產業鏈上,鎳礦變化不大,鎳鐵預期是以增加爲主,但將是緩慢的過程;不鏽鋼方面也沒有明顯壓力,不過短期也難以過度提升。而鎳板進口出現盈利之後,庫存變化立即成爲關鍵,以當前鎳板的進口盈利,如果鎳庫存和倉單對應增加的話,鎳價將以低位震蕩爲主,而如果鎳庫存和倉單未能增加,或者增幅不大,鎳價將引發大的上漲,因此,鎳價短期的邏輯在於鎳倉單和庫存變化。
操作建議:短線操作
風險因素::宏觀因素走弱,黑色系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