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最近銅價大跌的因素仍然是宏觀預期的惡化,基本面上供應端的擾動還在持續,但是缺乏市場關注,消費平穩並未出現明顯的下滑。宏觀預期惡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美貿易戰,二是去槓杆引發的信用收縮和經濟下滑的擔憂。今年金融行業,地方政府都經歷了非常嚴厲的去槓杆,對整個經濟原有的信用創造機制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最近中央貨幣政策雖然做了微調,但受限於信用創造功能的削弱,實體企業資金仍然非常緊張,經濟壓力很大。
銅的需求增量主要在中國以及深受中國影響的東南亞,因此對中國宏觀非常敏感。6000美金的銅價對全球礦山的資本支出和新產能的補充十分不利,但是市場考慮的是一旦中國一年不建18億平米的房子,而是建16,10億,也就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新增銅礦了。政策面臨貿易戰的衝擊,接下來政策託底的力度會明顯加大,以避免經濟過快下滑和通縮局面出現。包括繼續像前天一樣支持信用債的定向寬鬆政策,加大基建投資等。在這個時間點,政策的拐點已經出現,並且後面會提速,經濟的壓力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但是也不用過於悲觀。
從以上角度看,目前的這波銅價連續大幅下跌應該快接近尾聲了,企穩後是否會出現很大漲幅,以及更長遠的走勢暫時還不好判斷。目前國際形勢,國內各方面政策不確定性都很大,舊的體系在重塑。大霧天走路,往哪邊走都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