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銅、滬銅主力合約聯袂拉升,均漲超3%。近期滬銅12月合約持倉量處於近幾年同期偏高水平,同時關注到持倉/倉單比值也處於近幾年同期偏高水平。利多因素聚集令銅成爲有吸引力的賭注。
流動性寬鬆下經濟復蘇預期漸起
新冠疫苗研發不斷傳出利好,市場開始由對於疫情的擔憂轉向對於明年海外需求全面復蘇的預期。從歷史數據來看,當經濟進入復蘇周期,在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撐下,銅價大概率趨勢上行。近期原油價格持續回升,或將進一步助力通脹上行,對銅價形成支撐。與原油不同的是,銅的供應已經很緊張,因爲需求受疫情大流行的影響較小,而且在銅下跌過程中,中國加大了採購力度。
精煉銅和廢銅進口環比下降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中國進口精煉銅(未鍛軋銅含量>99.9935%的精煉銅陰極及未鍛軋其他精煉銅陰極)共42.17萬噸,環比減少16.63%,同比增加35.57%;1-10月份累計進口387.91萬噸,累計同比增加40.05%。
1-10月累計進口74.7萬實物噸,同比下降45.5%。9月剛實施的新固廢法的連帶責任導致航運公司謹慎承運固體廢料,歐美等地區的廢銅要往中國運輸存在不小困難,對廢銅市場有所抑制,並直接導致了海關對進口廢料的審查時間延長。不過,運輸問題主要是由供應商解決,而國內企業只要擁有批文即可,9月第十二批批文發放了13多萬噸的量,短期內緩解了市場批文緊張的問題。
盤面暴漲超3%看多情緒濃鬱,升水堅挺
上海電解銅現貨對當月合約報升水150~升水200元/噸,均價升水165元/噸,較上周五上漲10元/噸。平水銅成交價格55440-55820元/噸,升水銅成交價格55450-55840元/噸。受到盤面高企影響,升貼水初現調降之勢,庫存數據去庫明顯,一定程度上給予升貼水一定支撐,部分持貨商仍有明顯挺價情緒。市場逐漸進入月末結算狀態,市場活躍度逐漸下降,持貨商換現意願不強,升貼水較爲堅挺。
中國銅消費淡季不淡
11月銅下遊行PMI綜合指數終值爲50.74,環比增加0.57,同比下降0.09。細分來看,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連續二個月上升,各下遊加工企業的訂單環比10月都有增加,均處於50擴張區間之上。9月和10月是中國銅消費的傳統旺季,9月份表現得旺季不旺,10月份銅消費改善,11月份繼續改善,主要是電網投資企穩,家電和汽車產銷保持高增長,這使得11月中國銅消費淡季不淡。
1-10月電網累計投資3371億元,同比增長-1.3%,跟9月份相比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1-10月電源累計投資3471億元,同比增長47.1%,跟9月相比增速下降4.5%。整體來看,由於電網投資對銅消費影響更大,電網投資企穩對銅消費改善有積極意義。
銅杆企業開工率在10月企穩,11月小幅回升,銅管企業開工率自9月企穩後,10月和11月連續回升,銅板帶箔企業開工率11月略微回落,但整體保持在今年高位。11月銅材企業開工率在10月的基礎上小幅回升,間接印證銅消費淡季不淡的狀態。
庫存低位提供上漲彈性
全球交易所庫存已經下降至33.6萬噸,其中SHFE銅庫存報9.7萬噸,LME銅庫存15.7萬噸,COMEX銅庫存8.2萬噸。國內方面,上期所庫存延續下降態勢,已經跌破10萬噸以下低位,創出了多年來的新低,這是消費好轉的最直接證據,也是近期銅價開始啓動的直接原因。在最新公布的10月份進口數據中,我們看到無論是銅礦、精煉銅還是廢銅的進口數據環比都出現下降,如果未來這一趨勢得到延續的話,我們觀察到的庫存可能還將進一步下降。保稅區庫存目前仍處累庫當中,主要由於6月開始進口窗口長期關閉,疊加二季度趕工潮後國內需求有所轉弱,國內買方缺乏進口動力,導致到港數量多而清關。
總結
宏觀上,疫苗帶來的樂觀情緒還在延續。銅礦現貨TC低位運行,礦端偏緊仍未緩解,而國內下遊消費表現尚可,銅庫存持續走低,資金持續流入滬銅,推動價格加速衝高。銅價突破前期震蕩區間後進一步走強,創近年價格高點,保有偏強態勢。